证券时报记者 张哲
A股市场的历史永远不是简单的复印机。随着
全柴动力股价的不断下跌,距离熔盛重工16.62元的要约收购价已跌去40%,这令押宝的公募基金对其效仿
鞍钢重组的幻想彻底破碎。
固然可以谴责熔盛重工背信弃义,可公募基金也应该重新审视自身的投资行为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重组股可能是黄金,但也可能是地雷。并且,公募基金自身的“赌”成为了公募基金投资者的“罚”,基金账面浮亏最终还是得由基民买单。
熔盛重工对全柴动力的流通股发出要约收购书是2011年4月28日,在正式要约之前,已有敏感资金提前介入使得全柴动力股价当时最高炒到22元。全柴动力2011年二季报显示,除了兴全趋势、兴全全球视野以外,还有华商策略精选、工银瑞信红利等几只基金介入该股。
“相比于16.62元的收购价格,二级市场价格涨幅只要在10%以内,都有套利资金愿意一搏。”一位基金经理称。显然,介入的基金将其看作一次无风险套利。
不过,一桩看似圆满的投资却处处陷阱:首先,从全柴动力本身基本面看,2011年一季度每股收益下滑3成;其次,从收购方熔盛重工看,从企业资质、管理层、公司治理等方面分析都不具备优势。而受到海外经济影响,造船业更是步入严冬,订单稀少。“熔盛重工根本没钱,公司内部治理也是一团混乱。”某位熟悉江苏造船企业的资深投行人士表示。
实际上,基金公司对重组股的钟爱由来已久。重组股中也的确黑马频出,不过,考虑到重组历来耗时长、不确定性较大,失败的概率较高,公募基金如何把握机会,是短线轻量参与,还是重仓押宝,则考验着公募基金的风险控制能力,应谨防“偷鸡不成蚀把米”。
作者:张哲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