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刺激无法改变股市基本面
股市“跌跌不休”,这几天的表现似乎更加深了投资者的失望情绪。在日前政治局召开专题会议,并将稳增长放在更重要位置之后,股市再现“一日游”行情仅仅反弹一日,次日便告低开低走。存量资金依然在执着地“用脚投票”。
对此,热心政策干预的声音仍在呼唤更强力的干预措施,无论是宏观面的降息或降准,还是监管层的停发新股、降低印花税。但从现实来看,如果认同股市下跌的原因在于基本面因素,那么,比起人为刺激制造短暂反弹行情,让股市一次跌个够,或许是更好的选择。
造成近期存量资金不屈不挠地持续流出的原因,应在于两个方面:
一是宏观经济仍然面临不确定性,企业盈利情况没有出现根本好转。就国内外的经济形势看,欧债危机的彻底解决仍未见曙光,美国、日本的经济低迷态势没有根本扭转,而我国的宏观经济增速也刚刚创下三年来的最低点。而占据上市公司市值较大权重的周期性行业,如汽车、地产、建材、化工等行业企业的盈利更是出现明显的下滑,这导致投资资金一再调整对股票估值的看法。存量资金中部分投资资金因无法找到合适的投资标的,只得以卖出离场方式回避短期系统性风险。
二是近期监管部门对绩差股的打压进一步强化,不对称涨跌停制度逼迫存量资金中的大部分投机资金撤离市场。根据7月28日发布的《上海证券交易所风险警示股票交易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上交所拟把ST股和*ST股的交易规则进行修改,初步设想是涨幅限制为1%,跌幅限制为5%。在监管层对上市公司“报表重组”表现出“零容忍”态度之后,突击重组换取“保壳”的难度加大,而不对称涨跌停制度则直接导致跌破面值之后直接停牌的概率大大增加,这使得大部分过去热衷于炒作ST股票,押注“乌鸡变凤凰”的资金只得选择离场观望。从近几日的市场情况看,ST股票中重组无望的公司股价不仅有两日出现百股跌停的奇观,且该类公司股价的跌幅也最为巨大,正可作为投机资金慌不择路出局的证据。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得知,两方面压力促令股市出现新一轮调整或者说继续下跌趋势,是非常正常的情况,不值得大惊小怪。过去,市场下跌不提倡政策干预;今天,市场的进一步下跌也同样不应指望政策救市。以停发新股的呼声为例,到目前为止,我国股市共出现过6次停发新股的情况,但6次中的多数都没有产生预期效果,不支持停发新股会对市场产生正面影响的说法。
今天股市的窘迫情形来自基本面因素,来自内部估值过高的问题,这是痼疾。手上有股票的人,看到股价被撇去泡沫的感觉是“心尖拧得慌”,但不要忘了,无论是新股的高估值,还是二级市场的股价泡沫,都恰是投资者主动追捧而形成的,是自愿的市场交易行为形成的。因此,现在是投资者作为一个群体,在为自身的错误埋单。
所以,既然市场纠错过程已经开始,不妨让它一次跌个够吧。
最后,在尊重市场前提下,需要补充的是三点意见:一是给绩差上市公司压力同时,方式要充分市场化,不对称涨跌停制度具有浓重的行政色彩,或许不如对称地压缩涨跌停区间至1%。二是中小投资者暴露在惨烈的熊市中却缺乏避险工具,只能止损出局并作壁上观,应鼓励公募基金、证券公司或信托公司提供对冲系统风险的金融产品,促进形成合理且平衡的市场格局。三是股票印花税也好,公募基金的管理费、托管费也罢,我国都是国际领先水平,早该大幅下降,监管部门应尽快干预公募基金和托管银行,避免其在投资者普遍亏损时,仍利用不完善的规则合谋而大发其财的卑劣行径。
早报特约评论员 沈洪溥(作者系经济学博士)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