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鸿海入股夏普:“双赢”变“双输”?
2012年08月07日05:49
来源:21世纪网-《21世纪经济报道》
今年3月日本消费电子巨头夏普,与台湾IT代工巨头鸿海集团走到一起,一度被看做是日台在面板领域,甚至整个IT领域联合抗击韩国三星电子的“双赢”选择。然而,这场日台联姻如今却面临着诸多的挑战。
上周,夏普公布净亏损1384亿日元(约合17.6亿美元)的二季报并决定裁员5000人(占其员工总数8.8%),市值跌至历史最低的27亿美元。在鸿海股东大会上力挺与夏普合作的郭台铭,也终于决定要重新考虑入股夏普的价格。
8月3日,鸿海发布公告称,日本夏普已同意鸿海无需履行双方于3月27日达成的投资协议。而鸿海计划与夏普重新协商股权收购协议条款,以更低的股价收购后者股份。
对于鸿海方面的说法,夏普方面则给出了截然不同的信息。夏普中国投资公司公关室室长武桂力8月6日告诉笔者,“从日本总部反馈回来的消息,鸿海方面的说法是不对的,鸿海与夏普3月达成的合作协议没有任何改变。”
事实上,从今年3月夏普股价持续下跌后,郭台铭曾表示了在更低的价格增持夏普的计划,并且希望向夏普董事会派驻一位董事。然而这两项提议却遭到了夏普总部的决绝,因为这与双方最初的协议相悖,当时鸿海承诺不干涉夏普的具体运营,也不派驻董事。
这次鸿海方面希望调整当初的入股价格,并重启入股谈判,同样遭到了夏普方面的拒绝。这也是双方公开信息出现截然不同说法的原因。
对于鸿海的入股,夏普的管理层一直是存在很强的“戒备”心理。夏普在2011财年出现巨亏后最希望得到鸿海的资金来摆脱赤字,同时也希望将更多的生产外包给鸿海。
但是对于夏普的控股权,以及日常经营的主动权,夏普的管理层则一直希望掌控在自己手中。当初在谈判时让鸿海以4家子公司联合入股的方式,让每家股东的持股比例控制在4%以内,这就是为避免鸿海成为单一最大股东。
作为传统日本制造企业,夏普在裁员等问题上一直非常谨慎。即便2011财年出现有史以来最大亏损也一直没有抛出裁员的方案。夏普在节流方面的保守方案让其二季度再度出现巨亏。
持续巨亏让夏普的股价下滑,这让此前高价入股的鸿海的投资浮亏已经超过64%。按照目前的股价鸿海的投资至少可以获得31%的控股权,显然在这样的情况下鸿海希望重启谈判并降低收购价格。
然而对于夏普来说,则不愿意看到这样的结果。因为鸿海8亿美元的投资对其接下来的发展非常重要,如果降低收购价格其获得的投资将大幅减少。但是要是投资额不变,鸿海将成为夏普绝对的第一大股东,显然夏普也无法接受这样的选择。
对鸿海来说,虽然承诺要在夏普股价企稳后重启谈判,但是若还以此前的价格收购显然是其投资者无法接受的,因为这笔交易已经开始影响到鸿海自身的股价和业绩。
接下来,双方的谈判将非常艰难。而是否派驻董事,是否直接参与夏普经营,用“台湾式管理”改造夏普也是双方谈判的关键。如果双方最终谈崩对夏普来说是灾难性的,对已经投资10代线的鸿海也将是重大损失。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