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向拟4.5亿美元收购A123公司 欲破国内电池关键技术困局
2012年08月16日01:20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刘卫琰 发自北京
在电动车领域涉足多年的万向集团,正计划通过收购美国电动电池制造商A123Systems公司,以获得更多的先进技术、市场与产能。
据海外媒体报道,“美国电动汽车电池制造商A123日前表示,中国汽车零部件生产商万向集团计划投资4.5亿美元,收购这家摇摇欲坠的公司80%股权。”
从A123公司CEO维欧和万向集团CEO鲁伟鼎公开的言论来看,这应该是一桩双赢的交易,通过获得中国零部件公司万向的注资,能使A123走出债务的泥潭,同时万向集团也借此能够获得先进的技术,进一步巩固其在新能源领域的地位。
但是,该项交易目前尚未得到美国以及中国政府主管的认可。是否能够顺利地过政府关,以及未来在中国将如何发展,这些问题也颇为引人关注。也有业内人士认为,从万向集团董事长鲁冠球的行事风格以及该项交易万向集团的操盘手倪频的工作背景和经验来看,这桩交易应该是“十拿九稳”。这也意味着自《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2012~2020年)》颁布后,国内民营企业发力新能源产业的热情再次被点燃,同时或许以收购方式解围目前国内电池等关键技术落后的困局,将成为新能源技术突破的一条捷径。
A123困境缘起电池召回
资料显示,此前万向集团已经和美国A123公司进行了长达4个多月的谈判和磋商,目前双方已经签订了备忘录。根据备忘录内容,“万向集团将向该公司提供7500万美元的初始债务融资,后期在满足一定条件下,万向集团还将再购买A123总计2亿美元优先担保可转股票据,协议还包括万向集团1.75亿美元的期权认股权证。”
由于此项备忘录是非约束性的条约,目前万向集团和A123正在就交易合同细节进行进一步协商,希望在今年年底前完成交易。
对于此项交易,维欧表示,具有财政和战略的双重意义,除解决公司的财务危机,还将全面提升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尤其将成为美国A123进入中国市场的一条重要途径。
数据显示,几年前A123的市值曾高达26亿美元,并在2009年获得美国政府2.49亿美元“绿色能源项目”拨款,并将其中的一半资金用于密歇根州的电池厂房建设,但由于美国市场对电池需求的减少,以及今年受批量缺陷电池召回的损失影响,A123的电池业务急剧滑坡,债务不断攀升。
A123披露的财报显示,今年公司第二季度亏损8290万美元,一季度A123亏损1.25亿美元。
交易尚需政府批准
虽然万向集团收购A123的交易正在紧锣密鼓的谈判之中,但维欧坦言:“与万向集团达成的任何交易都必须通过美国与中国政府监管机构的批准,这是交易成功的必备要件。”
目前美国政府和媒体首先对这桩交易唱起了反调。美国国会美中经济安全审议委员会委员威瑟认为,“电池对于美国来说依然是一个关键领域,美国政府必须对其进行严格的审查”。他认为,这项交易甚至将对美国政府发展经济、就业等方面带来严峻的考验。
CNN发表文章则称,“除了民用设备,A123与美国军方还有超过2000万美元的合同,可能涉及单兵武器系统、车辆和飞机等各个方面。A123与军方的合同或成为此收购案获得美国政府批准的一个重要障碍。”
虽然美国和中国的相关人士均表现出对这桩交易的担忧,但是国内的一些业内人士则认为,按照鲁冠球的做事风格,这件事情应该已经有了八成把握,否则不会随便出手。
作为收购的另一方,万向集团是国内最大的零部件生产企业,早在1984年就迈入美国市场。最初,该企业为美国汽车维修市场三大零部件供应商之一舍勒公司代工,随后凭借该公司渠道逐步进入美国市场,并扩大了在美国的影响力,并在美国建立了分公司。
不仅如此,在美国发展的二十多年中,万向集团收购了美国28家工厂,其中包括福特和克莱斯勒的下属企业。深耕美国市场多年的万向,对于美国的政策与市场环境都颇为熟悉。
同时,万向集团收购A123这桩交易的操盘手倪频,也是一个有着深厚美国背景的人物。正是他进入万向集团后,凭借其对美国汽车市场和汽车行业的深入了解,将万向集团在美国的业务扩展成为一个拥有20多家工厂的制造王国。
在万向集团多年的收购之路中,倪频不仅经历了万向对福特、克莱斯勒公司收购的全过程,而且还操盘了多起收购案件,对美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市场、企业、工会都有充分的了解。
万向集团于1999年进入我国的电动车领域,目前已经有十几年的历史,不仅在中国、在美国也建有电池制造工厂,年营收超过130亿美元。
市场化前景难以判断
对万向集团收购A123一事,国内担忧的声音比比皆是。汽车分析师贾新光就表示:“很明显这项交易的最终目的是将A123带到中国,押宝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
事实上,这已是A123实施中国战略之一。A123系统汽车应用集团总裁JasonForcier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和增长最快的汽车市场,我们也认为它有潜力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动车市场。”
据了解,目前A123除了与宝马集团和美国汽车初创企业FiskerAutomotive签有电池供应合同,并且被通用汽车(GM)选中为其即将推出的雪佛兰SparkEV电动车的电池供应商之外,在中国,A123与上汽、吉利均有业务接触。
近几年,我国已经掀起了进军锂电池领域的热潮,根据相关调查机构的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动力电池行业披露私募融资案例为18起,其中涉及锂电池且融资规模在352万美元以上的企业就有5家;今年受到利好政策的刺激,又有十几家企业意欲进入锂电池生产领域,可见该领域的竞争在未来会越来越激烈,万向通过收购A123之后是否能够胜出还是个未知数。
同时贾新光认为,万向集团收购A123之后,是否要在中国建厂?如果建厂是否能够过政府的审批关?这些都成为难以判断的问题。
根据日前国家发改委和商务部联合发布的 《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 (2011年修订)》中将“外商投资整车”条目从鼓励投资的类别中删除,但是对新能源关键零部件项目仍在鼓励之列,这对于万向与A123来说,或许是个好消息。
“虽然A123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抱有很大的期望,但是这个市场的不确定因素太多。”贾新光说。
“目前电动车产业化依然有诸多困难,电池的重量问题,安全性,充电与换点模式的争论、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等问题依然没有解决。电动车产业化依然有较长的路要走,万向集团收购A123之后赢利点在何处?”贾新光的疑问或许代表了很多人的观点。
作者:刘卫琰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