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重型装备制造行业的知名企业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振华重工)似乎将经历一个多事之秋,受困于航运业的低迷,业绩受到较大影响,而公司创始人管彤贤“炮轰”现任管理层更是引发外界对这家企业所面临的内外困境的担忧。
内忧外患之下,振华重
工于8月22日晚间发布公告,宣布与迪拜港务集团就阿联酋迪拜Jeble Ali港项目签订起重机设备销售合同,该项目包括9台岸桥和25台自动化轨道吊,合同总价约为1.7亿美元,设备将于2013年至2014年间分批交货。此间情景颇有些时空倒转的意味,2009年7月20日,刚刚更名为振华重工不久的振华港机与西班牙ADHK公司签订了总价值为22亿美元的海工产品供货合同,并由中国的银行给予出口信贷支持,这是当时上海市装备制造业最大的一个出口合同。在盛大的签约仪式上,该公司内部人士将创始人即时任公司总裁的管彤贤即将退休的消息透露出来,而他的继任者正是当时在中国交通建设公司(下称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任总经理的康学增。
高层突变内幕
据一位接近中交的人士透露,现任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董事长的宋海良将会在一个月内接任康学增,目前公司内部也已经下达了这一消息。
8月16日上午,振华重工召开了全体干部大会,现任总裁学增宣布卸任。同时卸任的还有公司董事长和兼任中交集团董事长的周纪昌。
8月21日,振华重工召开了第五届董事会第十次会议,会上按照程序提出了康学增因个人工作变动提出不再担任公司董事职务,董事会同意增选宋海良为公司第五届董事会董事候选人的议案,同时还提出了康学增辞任公司总裁,并提名由现任公司董事、副总裁、党委副书记的陆建忠接任。
然而康学增的离任并没有像管彤贤那样波澜不惊,而是在8月16日宣布变动当天,就被管彤贤用一种颇为激烈的方式透露出来。
在振华重工内部一直被称为性格直来直往的管彤贤8月16日通过个人微博发布消息称,“振华重工今日人事重大变动,有上有下,有走有来。使我想到‘多行不义必自毙’这个名句。”
尽管并未指明,但根据管彤贤洋洋洒洒的一篇长微博揭露的诸多“内幕”,外界很容易判断其所指为康学增。
而仅仅执掌振华重工两年多的康学增“非正常离任”也为外界平添了许多猜想。
而对康学增,记者通过诸多振华重工以及接近振华重工的人士了解的情况显示,其在公司内部的评价非常明显地呈“两极分化”。
有振华重工内部人士透露,康学增在任期间,已有公司人士抱怨,公司内部混乱、员工福利亦有所下降。“原来管总在的时候,员工福利还是相当好的,对我们来说可持续发展性比较强,一般在公司待满一定年限,员工就可以申请低息贷款用于买房或买车,说是贷款其实就是公司给你的福利,有同事待得时间并不长,就可以拿到10万元的额度去买车,升职的前景也比较清晰。但后来对员工关怀这块就不行了,特别是我们搬到新的基地长兴岛,当时在高温天气之下工人仍要长时间地作业,都闹事闹了好几次了,确实比较混乱,在很多论坛当中,也会看到对于康的质疑,比如说工作能力及员工福利等各方面的抱怨。”公司一位资深员工告诉记者。
但也有振华重工内部的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管彤贤在网上“炮轰”的部分情况确实在企业中存在,但“并不能将问题全都归结在康学增身上,企业管理上出问题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肯定有一个积累的过程”。
长期潜藏的危机
在一些振华重工员工看来,近年来公司效益下滑也是因为受到大环境的影响所致,康学增上任之初曾提出“二次创业”,并采取了控制基建投入、控制成本支出以及加强风电设备等新市场开拓的举措。
然而金融危机带来的阴影并未消散,2010年振华重工报亏6.95亿元,公司称是因金融危机后市场需求不振,传统港机订单数量和单价大幅下降,致使公司销售收入及毛利率下滑,且公司基础管理亟待加强,成本中的固定开支占比上升,导致全年业绩亏损。
“调整产业结构是明智的举措,但赶的时间不好,振华重工最大的问题还是在于利润率过低,”前述振华重工内部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试想一下,占据全球八成以上市场份额的企业,利润率却始终停留在非常低的水平,你能说这企业做得出色么?”
据公开资料显示,自2000年A股上市以来,振华重工的净利润率就在4%~10%之间徘徊,即使在2005~2008年的经济繁荣期,也没有超过10%,而一旦遭遇市场波动,则迅速下滑至5%左右。
2011年,振华重工的营业收入仅191亿元,毛利率也降至5%,不得不依靠土地出让才勉强达到3000万元的利润,也就此逃过因持续亏损而被打入ST阵营。
而到2012年一季度,振华重工营业收入为38.12亿元,同比减少8.57%,净利润再亏1.2亿元。
有市场人士分析认为,公司业绩不振主要与港口机械有关。我国对外贸易增长速度十分缓慢,甚至还有负增长的情况出现。在这种大背景下,整个港口机械行业就不会有好的表现。
但在一些市场分析人士看来,振华重工这样几乎垄断某一领域的企业如果要想维持较高的利润率,则必须具有很强的议价能力,这样才可以将成本的上涨有效地转移给下游客户,以维持自身较高的利润率。
“这就是振华重工长期潜藏的危机,市场占有率高并不一定是好事,这个行业并非高技术含量的行业,其受市场环境以及原材料价格因素影响非常明显,因此改变产业结构也是企业能够继续生存发展的唯一路径,希望新的领导层能够对此有足够的认识。”前述振华重工内部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
“风暴眼”中的管彤贤在“炮轰”事件过后谢绝了本报记者的采访,只表示:谢谢关心,我能说的都已经说完了。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