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今年次新基金纷纷遭遇巨额赎回的惨烈相比,一只成立仅7天的超短期理财基金似乎为行业撑起了面子。据记者从渠道独家获得的消息,此前首发规模为392亿元的工银7天理财基金在昨日首次打开后获得了20余亿元的净申购,规模站上410亿元。
也正因此,固定收益类基金或将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继续独揽大局,成为新发基金的首选品种。
收益率超一年定存获追捧 与此前担心同样会遭遇巨额赎回不同的是,工银7天理财凭借着其期限短、收益高的特点成为短期理财基金打开市场的砝码。
据了解,截至8月28日也就是这只基金的首个运作期,工银7天理财A 7日年化收益率为3.70%,B为3.957%,不仅远超7天通知存款利率,更是超越了1年期定存利率3%。
也正因为如此,在昨日基金开放后,该基金不仅没有如之前多数人判断的进入赎回“套路”,而是获得了20多亿元的净申购。
业内人士分析,此前有短期理财基金收益率不及货币基金的讨论,但事实上同样主要投资协议存款、短期债券的两类产品本质上没有太大区别,但收益率会受时点的影响,即资金面紧张程度的影响。
据了解,工银7天理财基金在首个运作期就购入了一定比例的债券资产。而在基金整体规模平稳后,一般基金经理会根据市场逐步增加债券的投资比例,以谋求更高收益的可能性。
次新基金留存率堪忧 与大块头基金身材保持得颇好相比,次新基金的数据却异常惨烈,基金留存率让忙活半天的各家基金公司鲜有成就感。
根据统计,在有半年报数据显示的79只1-4月份成立的次新基金中,竟有41只遭遇50%以上的赎回,而截至6月30日,单只基金规模平均缩水38.8%,其中有41只更是遭遇了腰斩式赎回,基金份额的赎回率在51.2%到95.85%不等。
细看发现,股票型及指数型基金成为遭遇基民用脚投票的集中对象。“基金留存率普遍不高,而这对于今年首发规模平均不到两位数的新基金而言就更是打击颇重。”其中一家公司的市场部总监表示。
而根据他的测算,尽管公司普遍在发行成本上做了很多缩减,但固定的成本和一次性支出仍在百万之上,加上平均近五成的管理费上交银行,多数基金公司新发基金几乎铁定亏本。
而更加有趣的是,今年次新基金遭遇巨额赎回的主要“受害者”主要集中在上海和深圳两地的基金公司。“很明显,权益类市场表现不佳,很多指数分级产品的B份额更是由于有杠杆而放大了损失,基民选择赎回很正常。而沪深两地基金公司成了前几月新基金发行数量上的主力。”一位基金公司的策略分析师表示。
倾听市场 追逐固定收益 基金公司目前普遍将新发基金拉回到了固定收益战场。而在短期理财基金大量吸金的刺激下,或许更多基金公司也将逐鹿这个潜力巨大的市场。
根据证监会每周公布的基金募集申请进度表显示,在8月20日-24日的一周内,有7只新产品上报,而除了华商的一只大盘量化精选混合型基金外,其余无一例外地都是固定收益类产品。其中便包括工银瑞信的一只60天理财基金、其余5只债券型基金和1只货币型基金。
“此前很多新基金借助帮忙资金拼首发规模保面子,很显然一打开资金就跑了,尤其是大资金很难面对股票型基金的亏损。”上述分析师表示。
而现在基金公司发现,顺势而为不仅可以节约帮忙资金的成本,而且可以留住部分有真实需求的客户,如果做得好更可以“名利双收”。
招商银行一位客户经理对记者表示:“超短期理财就是个例子,客户看做得好,而且是自动滚动的,自然没有撤走的心思。而说实话,这种收益率不错、期限短的基金因为是维护客户的利器,即便不是托管行的客户经理也有冲动向客户推荐。”
当然,随着市场中这类基金的陆续出现,超短期理财基金的市场份额也将逐渐被瓜分,而留住客户和扩大市场份额的唯一捷径也只能是维持令人满意的回报。(记者 涂艳)
作者:涂艳 (来源:【字号:大)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