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FII业绩没那么神 熊市等得起
2012年09月10日01:53
来源:《证券时报》
证券时报记者 姚波
就当前市场关注的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抄底等问题,证券时报记者日前采访了国内研究QFII较为权威的第三方研究机构理柏亚洲区研究总监冯志源。
QFII业绩不应被神话
证券时报记者:QFII的动向受到市场高度关注,是否外来的和尚好念经,业绩表现更加出色?
冯志源:我不想把QFII神化,大家一致吹捧QFII,的确是因为2008年之前,QFII在整体业绩、选股上表现较突出。但从一个持平和中立的角度看,2009年之后QFII整体出现“走调”,业绩并不理想,同国内基金相比也没有太多出色的地方。
理柏目前纳入统计的QFII,是获得证监会批准以及获得外汇局相关额度后,且100%投入中国大陆A股市场的公募基金;投向大中华地区,如投资标的包括港股以及私募性质的QFII均没有纳入统计。从实际结果来看,QFII近几年的表现并不如人意,纳入统计的QFII近一年平均跌幅为21.15%,近三年平均跌幅26.02%。
QFII愿意花时间等待
证券时报记者:很多报道称QFII抄底A股,如何看待这一说法?
冯志源:如果说抄底,应该是部分QFII的行为,将来是否有整体的抄底举动还需要时间来验证。首先,从RQFII在香港的销售火爆来看,主要原因还是来自供求关系。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下,集结在香港的大量的人民币资金有很强的投资需求。此外,目前理柏观察到的数据是,市场往下走,QFII投资规模就往下走,如7月底的公募整体规模是89.9亿美元,8月底是80.89亿,数据是下行的。
大量新获额度的QFII挤破头进入A股市场,主要需要在国别的配置上有中国这样的资产敞口配置,另外,从较长远的眼光来看,2006、2007年A股资本市场的飙升情况,往往只有中国这样的新兴市场才会有机会,国外机构投资者愿意花时间,等待未来大涨的机会。退一步讲,如果等到中国市场好转,海外机构再去申请资格往往来不及,在今年监管层加快审批力度下,QFII一定会“卡位”先行进入。
注重长期投资
证券时报记者:QFII在投资上,带给中国基金的启示有哪些?
冯志源:不管关注哪一类基金,都应该用一个长远的经济循环的眼光看待。从这个角度看,QFII对中国基金的启示是均衡选股和长期投资理念。首先,QFII比较重视资产配置,注重板块之间的配置,不会单押某个板块,分布比较均衡。其次,远离小型股,由于小型股容易操纵,流动性较大,在市场波动比较大时容易出问题。具体来看,每只QFII的资产配置又有所不同,总的来看,传统板块偏多,比较重银行保险及地产等大盘股。
作者:姚波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