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资银行现状或昭示中国银行业下半年业绩不甚理想
【财经网专稿】记者 史尧尧
近期,瑞银证券的一份报告指出中国银行业的净资产收益率或已见顶。
在香港银行业者看来,这主要源于净息差收入正在迅速减少。而对于贷款质量,他们则认为风险并不大。
在接受海通国际分析师的访问中,有香港银行从业者表示,对于一般加工制造业企业的净息差收入已经下跌至1.5至1%之间,较年初维持在3至4%之间的息差,已经缩减了一半。
截至2012年中期,中国内地16家上市银行的净息差为2.69%,较第一季度下降0.02%。
“蒙受息差快速的收窄的不利局面。主要一方面受到中国人民银行在七月宣布降息且贷款利率可下幅30%,内地银行对一般企业的一年期贷款利率最低可达到4.2%(6%*0.7)。客戶若到香港借款,需要将人民币跨境汇回,手续较麻烦,为了吸引客戶,我们的利率报价就难以比內地银行高,大约4-4.2%之间;另外在存款方面,由于人民币短期趋贬,香港的人民币资金池开始减小。银行间为吸引存款,对存款利率开始加码,大抵在2.5-3%之间。所以在这项业务上,虽然我们的放款风险不大,但银行息差正快速减少。”这位从业者解释道。
上述表述与在经营范围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地区地区的宁波银行(002142.SZ)一致。其在业绩发布会上指出,资产端,受降息影响,新增贷款利率下行趋势明显。而在负债端,定期存款比重有所上升,银行已感受到一定存款成本压力。
虽然宁波银行总行办公室相关人士并未对下半年净息差作出具体预测,但他表示下半年经营压力要大于上半年。
之前的香港银行从业者预计,今年客户的接获订单量大约下降10%至30%,而部份的企业产能利用率已经下降至60%。其中,珠三角地区的客户大概在第二季就开始出现滑落,长三角地区则在8月出现滑坡。“今年第四季圣诞节的旺季属于旺季不旺。”他总结道。
回顾2008年以来长三角和珠三角的企业经营状况,他认为2008年金融海啸是突发性爆发,海外订单突然消失,企业倒闭是因为临时性的资金周转失灵。如果当时能撑过危机,2009-2010年的业绩复苏很快。
而进入2012年后,现在的状况与2008 年金融海啸不太一样。
“一是海外订单逐渐移转到其它低工资地区,例如东南亚;第二,工资与原财料成本快速增加;最后是部分地方政府开始引进高新技术产业,并通过各种手段排斥传统的加工出口制造业。”他解释道。
近日,中国银监会主席尚福林表示,股份制商业银行要进一步加大服务实体经济的力度。银监会网站发布的公告显示,尚福林在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第十一次行长联席会议上指出,股份制商业银行要继续把支持小微企业发展作为业务重点之一。
招商银行(600036.SS/3968.HK)行长马蔚华在谈到银行扶持小微企业时,常指出只有75%的贷款风险权重,可以为银行节省更多资本金。
那么,如果银行无利可图或者没有政策扶持,是否会向小微企业放贷款?由于资本补充长期无法执行,招商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已经连续五个季度低于8.5%的规定线。
除了资本金考虑,更高的贷款议价来提升报表中的收入或许是银行更愿意向中小、小微企业发放贷款的原因。但这或多或少又带有政策保护的色彩。
同比2011年上半年同期的贷款收益率,16家上市银行均有不同程度上升。这在不少银行业分析师看来,更多来源于上次加息周期。而随着降息周期的开启,银行的贷款收益率开始自然回落。
那么,银行自身的竞争力在哪?而如果因为以上原因一味加大中小、小微企业贷款,银行如何防范潜在风险的上升?
对于防范风险和投资实体经济存在这样的矛盾的问题。银监会监管二部的杨家才主任认为,这是一个辩证法关系。而银行业要积极管控好风险,同时积极支持经济增长,这是银行业既守住风险,又服务实体经济。
“防范风险、管控风险、守住风险底线是金融业的主题,不是说现在我们才会防范风险,防范风险的前提为主。比如信用风险来说,一定要支持的对象要足够的自我意愿,同时企业要有足够的现金流,银行要去支持这些项目。这种做法应该说金融业是永恒的,过去是这样,现在是这样。”他解释道。
对于利率覆盖风险的方式,之前宁波银行的那位高管认为需要做到张弛有度。
对于当前经营重点,之前的香港银行业从业者表示,“我们是香港的银行,对中国境内企业客户进行人民币放款。客户主要是在中国从事内需消费品为主的外资企业。这些客户在中国的市占率在前三名,即便宏观经济降速,但客户的营运上没有遇到显著的困难,资金收付也没有问题。但由于客户规模大且具有产业代表性,这些企业也可以从国内的银行拿到人民币贷款,所以我们必须要提供更优惠的利率。”
(证券市场周刊供稿)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