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程俊琳
证券时报记者获悉,一些今年来表现良好的货币基金近期主动将平均剩余期限下调,规避未来投资风险。
“最近,我把自己管理的组合进行了调整。”上海一位货币基金经理在9月底接受采访时表示。据他透露,近期操作的主要方向是缩短久期,卖出组合内的一些长期品种。“这次调整与降息预期无关,主要是认为四季度债券市场表现不会太好,降低久期应对流动性。”他说。
沪上一只今年表现突出的货币基金经理也证实,自9月初开始他就进行了组合久期调整。“目前平均组合久期大约为70天,而在不久前,行业内较为集中的做法是100天至120天左右。”据他所知,还有多家基金公司对四季度债市表现不乐观,从而采取了降低久期操作。
不过,上海一家小型基金公司货币基金经理告诉记者,近期他没有采取主动降低久期的操作,但由于债券收益率吸引力不大,没有增加新券种,在组合总体不变的前提下,原有组合久期自然会逐渐降低。“这种由于没有好投资标的,从而形成自然组合久期降低的也不在少数。”
记者了解到,7月以来新发2A级别债券收益下降,基金经理普遍没有配置这部分品种,7天或14天正回购组合配置逐步增加,这也使得原有组合久期下降。“经历前期降低久期后,月末短融吸引力开始显现,如果基金经理9月底开始配置新发短融产品,未来组合久期就会逐步上升。”
前述进行了降低久期操作的货币基金经理透露,目前降到70天的组合是中间水平,更低会少于50天。从组合表现看,规模大的货币基金,协议存款谈判能力强,在下半年依旧能够拿到较高收益的协议存款,这些货币基金的久期会短于行业标准。但如果谈判能力不强,基金经理采取以短融为主的投资标的,组合久期就会相对较长。“年初协议存款收益率可以达到6%~7%,管理规模较大的基金经理会增加协议存款的配置。不过,下半年以来由于协议存款收益下降,不少基金经理增加20%正回购操作,组合期限就因为品种调整而降低”。
好买基金研究员曾令华认为,9月份以来,在季末和月末双重效应影响之下,市场资金面偏紧,不少货币都降低了久期来回避风险,而货币基金缩短久期与基金经理对四季度债券市场不乐观有关。
作者:程俊琳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