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时间,同一银行发行两款结构完全一样的产品,不同的是对挂钩标的的市场走势判断完全相反
对挂钩标的判断失误或时点选择错误,结构性产品便成了“绞肉机”,投资者损失惨重,银行也常常因此深陷“投诉门”。
到底应该看涨还是看跌?这回银行当起了“甩手掌柜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针对结构完全相同的产品进行既看涨又看跌的设置。投资者可根据自己对挂钩标的的市场趋势做出自己的判断,真正“盈亏自负”。
A
看涨看跌同现银行被疑“转嫁风险” 记者从
招商银行获悉,该行于2012年10月10日同时发行两款“招商银行焦点联动系列之黄金表现联动(看涨)”和“招商银行焦点联动系列之黄金表现联动(看跌)”,两款产品分别对2012年10月16日到2013年1月14日的伦敦金银市场协会黄金现货上午定盘价走势做出看涨和看跌的判断。其中,看跌型产品规定:“若产品到期日,黄金期末价格低于黄金期初价格,则理财收益率为5.00%(年化),期末价格等于或高于期初价格,则理财收益率为3.00%。”看涨型产品则规定:“若产品到期日,黄金期末价格高于黄金期初价格,则理财收益率为5.30%(年化),若产品到期日,期末价格低于或等于期初价格,则理财收益率为3.00%(年化)。”也就是说,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判断选择对应的产品。
投资者刘女士坦言,真正将最终决策权握在自己手中,反而没了投资方向。“同一个挂钩标的两款产品,既看涨又看跌,银行不给个"准信",我确实不知道怎么选。”
某股份制银行成都分行的理财经理谢经理指出,产品到期,挂钩标的最终会出现上涨或者下跌。看涨看跌这两款产品总是有一只不能获得最高收益。“归根到底,投资者能否实现最高收益,完全取决于标的的最终表现。”
此前,汇丰银行也发行过多款同时看涨和看跌的结构性产品。如汇丰银行2012年6月6日发行的两款“三个月澳元结构性投资产品”,分别对同一时间段的AUD/USD的交易日厘定汇价做出看涨和看跌的判断。
银行同一时间发行两款结构完全一样的产品,唯一不同的是两款产品对挂钩标的的市场走势判断完全相反。普益财富的研究员吴泞江认为,银行此举是为了规避类似市场判断失误而带来的声誉受损的风险。“表面上,银行发行这类"矛盾对立"的产品虽然同时为看多和看空标的市场的投资者提供了可选择的产品,但银行将自己完全置于中立的角度,只负责对产品的结构进行设计,但并不对挂钩标的的市场趋势做出自己的判断,难以体现其专业的投资管理能力。”
B
高收益迷人眼建议投资熟悉领域 从结构性产品诞生之日起,产品发行银行看错挂钩标的的市场走势或者踏错选择时点,使得结构性产品到期不能实现最高预期收益率的情况时有发生。
普益财富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前3季度共1279款结构性产品到期,其中852款产品公布了到期收益率。在这852款产品中,792款产品实现了最高预期收益率;6款产品到期收益率高于最高预期收益率;54款产品未实现最高预期收益率。
业内人士分析,发行结构性理财产品银行必须在风险控制和投资管理能力上达到相应的水平。对标的金融工具市场的判断失误或时点选择错误,是结构性产品到期不能实现最高预期收益率最主要的原因。其中,挂钩黄金价格和汇率的产品是这类产品中的“高危”产品。
然而,大多数走稳健路线的理财产品并不能为投资者带来高额回报。从2012年前3季度到期产品的表现来看,非结构性产品的到期收益率最高为10.00%,产品的平均到期收益率为4.80%;而结构性产品共有15款到期收益率超过10.00%,到期收益率最高达27.00%,产品的平均到期收益率为5.35%。由此可见,结构性理财产品虽然面临的风险更高,但存在获得更高收益率的潜在可能,这也是银行和投资者钟情于结构性理财产品的主要原因。
吴泞江建议投资者,投资结构性理财产品时,不能只顾最高预期收益率,也要看到最低预期收益率,两个收益率水平都有可能是最终的收益水平。“结构性产品的挂钩标的所涉及的金融工具广泛而复杂,市场的影响因素众多,投资者应对产品所挂钩的金融工具及市场要有一定了解,或者根据自己熟悉的投资领域去选择对应的结构性产品,尤其是"矛盾对立"的结构性产品,投资者需要根据自己对标的市场的走势做出的预测来选择对应的产品,一旦判断失误,到期就仅能获得最低预期收益率。”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