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2O是现在大家特别关注的领域。此前虎嗅报道过易到用车样本、腾讯样本,今天我们再来看下布丁样本。
今年6月份,创新工场合伙人郎春晖在一次会议上谈到对各种O2O模式的看法,其中提到以优惠券生意为代表的轻型O2O。她分析轻型O2O模式的优势是:资产相对较轻,网络型应用,易于起量,流量购买相对容易,团队构成单一,较少文化冲突。但面临的挑战是对服务体验缺少真正的控制,容易进入同质化竞争,初期商家合作中议价能力较低,佣金获取面临一定挑战。
创新工场所投资的、以电子优惠券起家的布丁移动,正在面临这样的体验。尽管成立于2010年11月,成立时间还算早,但布丁很快发现自己跟其他优惠券公司一样,走在同质化严重、无议价能力的一片红海中。
10月15日,布丁移动的创始人徐磊对虎嗅坦言,自己对优惠券这项事业,一直有所保留:“布丁一直没有单纯在优惠券这个事情上投入过多。”布丁团队现在50多人,到2012年4月份做优惠券做了1年半,攒足了1000万用户,连上工资在内的全部运营投入大概是800万元(布丁于2011年5月宣布获得清科创投领投的近千万美元融资),单个用户获取成本不到1块钱。
“有的做优惠券的公司投了几百个人去做,其实是没有商业模式的。”优惠券市场竞争门槛低,同质化严重,大家在一个池子里争夺线下商家有限的市场预算,天花板看得见。“如果只盯在优惠券上,我会把自己做死。”
4月份用户过千万后,徐磊要求自己回答的问题是:布丁下一步做什么?
短线答案,是“电子凭证”:
“优惠券目前来讲还是一个广告平台。而电子凭证是有价的,不管是后付费还是预付费,因为它有价值流动,商业模式就容易建立,适用面和规模也就可以突破。你介入商家的交易、凭证流通,在它的消费环节拿佣金而不是靠广告,你就有了说得过去的商业逻辑。”
目前布丁正在主推一种超声波双向认证的机制,通过在线下商家安放一个小小的超声源设备,来实现跟消费者的手机对接,确认用户的到店消费。
长线答案,则是“闭环”:
“闭环是所有O2O企业应该关注的事。不管是微信二维码的会员转化,还是Passbook的票据整合,还是我们现在开始做的超声波验证、后续的NFC验证大家都在尝试闭环的操作,如果没有闭环,未来在这个领域实现精准营销非常难。光有用户规模是没有用的,只有了解用户的消费,你才能真正形成价值。这就像淘宝为什么对于用户的推荐做得比较好,而做得最好的是亚马逊。这是真正的大数据,基于用户行为的。”徐磊说。
在新创公司同质化、大公司又借资源、优秀产品与体量杀入O2O市场的背景下,像布丁这样初创公司的O2O生意势将发生一些变化:
1、是不是在产品形态上又会走向整合?
布丁做优惠券时一炮打响,靠的是特别明确的细分标签,布丁第一个版本就叫肯德基麦当劳优惠券,这个产品上线第二天就到了AppStore的总榜第二,日下载超过5万。
到了2011年4月,布丁的用户曲线有次快速爬升,又是因为做了产品拆分,从一个产品拆成了布丁优惠券、布丁爱生活、布丁电影票等一系列产品。那个时候想法就是产品场景化、标签化,越清晰被下载的概率越高。
但徐磊最近在想的事是:在App的产品形态上,是不是到了该走向整合的阶段了?他说:
我刚从一些做后台、做广告的机构拿到的数据是,中国的iOS和Android智能手机用户已经超过了2亿。到了这个规模以后,基于移动的生活服务的需求就开始比较主流地出现了。此前智能手机刚出来时,前1000万用户接近是发烧友,前5000万接近手机玩家,会比较积极尝试新鲜应用;而到2亿的时候,普通百姓的比重越来越大,这时用户对生活服务信息获取的需求反而变成了基础需求,而他们去尝鲜的积极性是不高的。
当未来的新增用户的习惯变成:他所有需求就只要10个应用来解决时,我们怎样来应对,怎么能让用户拿到一个新手机时,想得起来去装你。
当微信有可能整合进多种O2O服务,当苹果的Passbook可以收纳进各种优惠券与电子凭证,大量细分需求、标签零碎的App还有多少立足之地呢?
今年7月份,大众点评拆出团购、周边等垂直产品。徐磊说,点评做“拆分”,比布丁晚了一年。“我们不知道它现在这样拆对不对”,但用户只需要10个应用,“可能是未来一年、2年会发生的事情。”
初创公司,你靠什么能成为那十分之一呢?
2、规模之后是闭环,能“闭”多少算多少
布丁去年9、10月份拿到了清科的A轮融资时,目标还是用户规模。到今年4月份,布丁有了1000万的激活用户,开始想做第二阶段的事:确认到店消费,核心手段是把“凭证电子化”。
徐磊认为,第二阶段不能算对第一阶段的颠覆,但它是一个巨大的扩展。
优惠券目前来讲还是一个广告平台。而电子凭证是有价的,不管是后付费还是预付费,它有价值流动,商业模式就容易建立,适用面和规模也就可以突破。你介入它的交易、凭证流通,在他的消费环节拿佣金而不是靠广告,你就可持续。
怎么“电子化”呢?布丁目前选择的是超声波手段。据徐磊说,几乎所有手机都是支持超声源的,用户这边不需要任何其他硬件,我们自己定义了这样一套设备,只需要在商家的单面放一个几十块钱的设备,就可以用来做到店确认的凭证了。
但在虎嗅看来,这个超声波设备的概念性目前还强于其实际的商业冲击力。以布丁50个人的轻公司体量,显然不支持面向大量商家去铺这套设备。
不过有一点是无疑的。布丁在想方设法建立闭环:以智能手机为介入消费流程中的工具,完成发现、提供决策依据、到店消费确认、分享、后续用户管理。
长期来说,我们的目标就是建立闭环,而至于中期用超声波、长期用NFC或者蓝牙4.0都只是手段,至于要不要依靠网络、是不是手持是更短期的产品形态问题,不是我们最看重的。现在选择超声波,是因为这个阶段我们觉得它是最好的,也许两年以后我们会用别的。我们看重的是,选择的方案让商家介入成本最低。
我们现在不介意这个环境的基础设施条件多久以后会改变,因为我不能现在去为半年以后可能是市场环境做事,我必须解决的是眼前商家的痛点。如果我现在就能解决好,我就能进入它的运营机制里,而且我的投入是小的,我就值得去做。
建闭环,这事实上是所有O2O公司的共识。但每家公司解决这个痛点需求的手段不太一样。欢迎虎嗅网友对各家在这方面的表现予以评点。
布丁看对手
评价对手可不是CEO容易对媒体做的一件事,但对读者来说很有价值。徐磊还比较开放,以下是他结合布丁自身特点,对几家O2O公司的差异评点,可以帮助我们更立体地了解部分O2O当下的状况:
以下为徐磊口述:
丁丁
丁丁跟布丁应该是行业里面最像的两个产品,也代表了两个流派,现在两个流派的参与玩家数量可能都差不多。我们取这个名字时还真不知道有丁丁这个产品,否则我们还不一定叫这个,太像了也不合适。
这两个公司最大特点是,都在去年年中开始做优惠券。丁丁原来是做地图的,后转型做优惠券有它的优势,它现在也把绝大部分资源倾注在了优惠券上。
但实际上,我们在内容和运营上走了两条路:
布丁主体以连锁店为主,我们不希望企业一下变得很大,否则得投入大量人力去做扫街的工作。从市场角度来看,用户对连锁店的内容需求、连锁店发布优惠券的推广需求相对更大,这是为什么布丁当时第一个签约商户是麦当劳。
丁丁现在的策略我看到还是求全,各类优惠券拢得还是很多的。所以丁丁的用户使用形态是图片展示+搜索框,而布丁是打开直接呈现核心品牌,力求让用户最多点击三次就能找到想用的券,不要藏得很深。
他们目标是先做面,内容足够多;我们是先做点,目标是内容的差异化,我们做了闭环之后,做电子凭证的内容就和别人会不一样,用户享受的服务、商家可以使用的营销手段会更多。我希望在一定范围内,用自己的资源和手段,把核心商家维护好,把它们的营销模式建立起来,然后再去推广,做面。
到底哪种更好,我觉得现在也很难说,我们有各自的用户群体。现在来说丁丁的企业规模比我们大多了。4月份时,我们用户数到1000万的时候,他们可能是700万。到年底两家可能会持平。
作为竞争对手,我也在关注丁丁,看他们会怎么做。优惠券这件事,你没有商业模式,就投入很多人去做规模,你下一步呢?作为对竞争对手的观察,这是我目前不太理解的事。
微信
我不排除说某一天,产品又会走向大而全,但从产品属性上,感觉微信不是一个有生活服务气质的产品,因为它还是基于关系链的。它现在做的二维码核心其实是会员卡,这对他来说是合理的,因为会员管理也是关系链。所以微信跟我们不算直接竞争,它的竞争者是CRM系统和会员卡系统。但你期望它变得有大众点评这样的媒体属性,那不太可能。
在这个领域里的“媒体”概念在于,当你看一个内容,你会引起用户对其它相关内容的兴趣。微信主体还是维护点对点的关系,特别难去实现纯粹的媒体属性。而布丁还是个媒体,我们的核心价值是如何将信息更准确到达用户、帮助用户发现内容。
大众点评
我们最直接的对手还是大众点评。大众点评这一两年的模式调整比之前快了很多。关于线下积累,大众点评现在的商家获取成本比我们低,就是因为他有品牌在,品牌在是因为商家认同它能带来销售额。而现在做团购也比一开始好做得多,因为商家都明白是怎么回事了。所以布丁在这方面是希望建立模型,让商家看到更多典型案例,而不是靠大量人力去跟商家建立浅合作。商家忠诚度远低于用户。
电商系
我也不看好银行、电商在这个闭环里插一脚。真要说可能的话,团购是跟我们走得比较近,也最可能在这个闭环里竞争的。长期来说,我更看重美团+阿里+聚划算这一股力量的竞争,阿里本身做电商强,王兴也有实力做线下。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