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从属于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300多年后,苏格兰人将于2014年就是否独立举行全民公投。英国首相卡梅伦近日与苏格兰民族党领袖萨尔蒙德在苏格兰首府爱丁堡签署了关于苏格兰独立公投的最终协议。
说起苏格兰独立,不少人会想起电影《勇敢的心》(Brave heart),剧中华莱士感人肺腑的阵前演说以及受刑时鼓起最后一口气喊出那句“自由”,成为很多观众对苏格兰民族甚至苏格兰政治的最感性的认识。一直以来,在相当一部分中国人眼中,大英帝国绝不会让苏格兰独立,有些人甚至认为,为了维护英国的领土完整,伦敦与苏格兰将不惜兵戎相见。
这些惯性思维甚至偏见,在熟悉当代英国的人看来,当然非常可笑。日前,英国首相卡梅伦与苏格兰首席大臣兼苏格兰民族党党魁萨尔蒙特签定协议,同意苏格兰在2014年举行全民公投,决定是否留在这个已经组成了超过三个世纪的政治联盟内。
卡梅伦明确表示,他希望苏格兰留在联合王国中,但尊重苏格兰人对自己前途的决定权。他们的逻辑是,一切可以通过谈判和投票等方式解决,没有人需要为此流血牺牲。
别看苏民党多年来为苏格兰独立奔走呼叫,好像继承了先贤遗志矢志不渝,认同其主张的苏格兰人只是少数。不同民调都显示,在苏格兰人中赞成独立的比例仅在25%到30%之间。事实上,苏民党追求的独立,与《勇敢的心》中讲的民族独立是两回事。几百年前华莱士与罗伯特·布鲁士(Robert the Bruce)起义抗英,为的是捍卫苏格兰在政治与文化上的独立自主,苏格兰人能有尊严地生存(电影中,华莱士之妻正是因为违反英王颁的“初夜权法”而被处死)。
反观今天,苏格兰人享有与其它英国人完全一样的公民权利,不但如此,苏格兰独特的文化与传统得到充分的尊重:代表民族尊严的命运石(Stone of Destiny)已回归爱丁堡,学校里可以使用盖尔语,货币虽也是英镑却有苏格兰版本。
更重要的是,在一系列的公共政策上苏格兰有高度自主权,例如英格兰的大学要加学费,苏格兰可以拒绝跟从现在苏格兰的大学仍然对本地学生免费。财政上,还有“伯纳特公式”(Barnett Formula)英国财政部必须根据人口比例分配公共开支,不能徇私只照顾英格兰。在政治、文化、财政支出和公共服务等各个方面,苏格兰人没被英格兰欺负,独立诉求自然无法成为主流意见。
要说服生活安逸的苏格兰人,苏格兰还有独立的必要,苏民党只有一招,就是经济利益。英国国内讨论苏格兰独立问题,焦点仅在分与合将为苏格兰人带来怎样的得与失。伦敦的说法是苏格兰人之所以仍能免费上大学,全靠中央政府的财政支持,一旦“两兰分手”,苏格兰的公共服务将无法维持现有水平。萨尔蒙特的说法则是,伦敦的财力很大程度上依靠北海油气田的收益,一旦“两兰分手”,届时独占北海的苏格兰,只会更富,不会更穷。这笔账谁算得对众说纷纭,但从中可见,苏格兰是否独立,在今天主要是个经济问题,完全与历史上的恩怨情仇无关。两年之内让苏民党把不足三成的支持度拉到一半几近天方夜谭,最可能的结局是逼迫伦敦进一步放权让利予苏格兰。因为讲到底,维系今天英伦三岛联合的,早已不是军事力量,而是民主自由和平等尊重这些价值理念。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