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经济 > 汽车
宏观 | 金融 | 公司 | 产业 | 财经人物

桑塔纳“奔三” 中国汽车告别旧时代(图)

原标题 [桑塔纳“奔三” 中国汽车告别旧时代(图)]
  记者观察

  ⊙记者 吴琼

  11月,桑塔纳在中国告别了新老朋友;12月,全新一代桑塔纳将登场!

  如同贾樟柯为桑塔纳所作的告别视频中所言:“这是一个万物生长的时代,伴随着曙光和期待;这是一个锐不可当的时代,有奇迹时刻在上演,更有泡沫幻生幻灭;这是一个兼容并包的时代,让务实者开辟沃土,更让梦想家建造乐园;但回顾这二十九年,我们仍要说:这是一个好的时代,它允许旧的成为经典,并激荡新的可能发生。”

  1983年至2012年,是那辆方头方脑、能加90号汽油的桑塔纳的中国服役时代,也是中国汽车业高速发展的时代。在回忆引进桑塔纳的历史时,不少汽车业人士感叹:正是因为引进了桑塔纳,正是因为国家主管部门及上海市政府力推国产化,中国汽车零部件业得以迅速发展。

  1983年,德国大众公司与上海汽车首次合作,第一辆桑塔纳轿车组装成功。1984年10月10日,中德双方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了合营合同签字仪式。1985年,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但1985年桑塔纳的国产化率仅为2.7%,仅蓄电池、天线等少数零部件可以国产化。因为德国人对质量的要求相当严格,所有的零部件都需要德国认证,部分零部件认证周期甚至长达一年。在经历重重难关后,1996年,上海桑塔纳国产化率达到90%。时任上海市市长朱镕基说:“中国工业品真正达到国际水平的,屈指可数,桑塔纳轿车算一个!”

  正是这些看似小小的零部件,铸就了随后中国汽车业的高速发展。依托于上海大众的发展,大量汽车零部件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并最终向其他合资汽车企业、自主品牌汽车企业配套供货。

  桑塔纳也成为中国汽车史上的一个传奇——1983年至2012年,累计销量400万辆,约占上海大众总销量的一半以上。

  作者:⊙记者 吴琼 (来源:上海证券报)
广告

我要发布

  • 热点视频
  • 影视剧
  • 综艺
  • 原创
广告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