钮文新:中国央行货币政策错在哪
中国央行周小川行长在解释过去10年货币政策的复杂性和正确性,尽管也做出了一些检讨式的说明,但总体看,他迄今也没有真正搞明白货币政策为什么引起了全社会的不满,央行到底错在哪了。
分时期看一下。第一,2002年到2007年美国发生金融危机之前,中国的经济过热是假象,是因为美国在“次贷”的刺激下,大量原本没有消费能力的人,消费能力剧增,从而增加了对中国一般性消费品的进口需求。那时的投资增长极快,是因为出口的拉动。企业面对大量出口订单,不得不加大投资,扩大产能。
为什么要回顾这件事?这说明,当时中国的经济过热是“被动的”,是因为美国消费过热形成的。这样的过热与“主动性”经济过热有着本质的区别。
“主动性过热”可以通过紧缩货币达到抑制需求的目的,但对“被动性过热”毫无意义,反而加速了资金与出口商品的周转速度,加剧中国商品出口竞争,压低出口价格,这也是美国2000年之后之所以不断放大货币发行,却不发生通胀的根本原因。
当时中国确实发生了货币供应高速增长的情况,那也不是主动的增长,而是美国消费过热,通过中国间接拉高国际市场原材料价格,中国资源进口价格不断上涨,企业流转贷款需求量增加,而倒逼央行多发货币的结果。
正如中国宏观经济研究会王健所说:这时候的货币多发是物价上涨的结果,而不是原因。所以,紧缩货币只能导致错误的结果。
这个错误的结果就体现在:中国内需经济受到严厉压制。因为,中国紧缩货币只能抑制内需,而无法抑制外需。不是吗?
当美国金融危机发生,美国人消费骤然停滞,中国经济增速断崖式跳水。这就逼迫政府不得不启动4万亿刺激计划,刺激的是什么?是内需。稍微懂一点数学,我们就明白,这4万亿其实就是过去紧缩货币,紧掉的内需。
第二,危机发生之初,大多数金融官员和经济学家都没有意识到这场危机的严重性,就连危机的性质也没搞清楚。
回顾当时,2008年3月,危机已经十分严重的时候,中国还在继续紧缩货币,等到宏观经济数据已经出现大问题,才开始突然间的大掉头。
而2009年第三季度到2010年第二季度,危机看似稍有缓解,甚至把发达国家回补库存而引发的中国出口增长视为危机已经过去的先兆,立即退出刺激政策。
更要命的是,退出不是从财政端退出,而是从货币端退出,执行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按周小川的解释,稳健货币政策是中性。中国央行并不理解“货币中性”的真实内涵。
笔者认为,中性货币政策指的是:不加油、不刹车,被动跟随财政政策的进退而进退就好比数字中的“零”非奇非偶不紧缩、不扩张。但我们不是,中国是用紧缩的手段逼迫货币供应减速。
积极财政政策与紧缩货币政策相配的结果大家都看到了。政府项目吸干贷款,中小企业生死一线,高利贷危机丛生,国民经济主动性增长动力丧失殆尽,人民币不断升值。内需和外需一起萎缩,以至于4万亿强大的动力没电了,不得不开始新一轮刺激。
央行为什么总是超调?从周小川行长的讲话中我们不难发现,原来,中国央行不仅存在判断性错误,而且把货币政策这一“艺术问题”当成了“数学问题”。这是更加致命的错误。
学数学的人都知道,一个函数中如果有3个变量,这个函数的关系就已经极其复杂了。如果不止3个,而是更多,这个函数只有在条件十分苛刻的前提下,才可能会有结果。
所以我坚信,中国央行的函数只是一个条件极其严苛的理论公式,而根本谈不上去完整地描述现实经济。尤其是加入了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的干扰,它们的函数一定是发散的,而不可能出现收敛的结果。
正是因为这样的“偏好算术”、“无视艺术”,所以必然导致中国货币政策的另一重大缺陷,就是我们常说的:只管数,不管人。
就是说,货币政策只关注数据的高低,而无视市场心理调适。这就是为什么这几年中国金融市场大起大落的重要原因,也是股市为什么变成今天这样的关键所在。
笔者认为,这样的货币政策“方式”必须结束。否则,不等“央行的函数收敛”,中国经济已经死掉了。笔者再次重申:货币政策是艺术,而不是技术。是“得道者”积道之大成而后的善为,而绝非“从技者”以技之所长而自娱的卖弄。
作者:钮文新来源和讯网)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