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管市场已吸纳10万亿私人资金
2012年11月27日05:22
来源:《证券时报》
原标题 [资管市场已吸纳10万亿私人资金]
证券时报记者 张伟霖
近年来我国财富管理市场发展迅猛,目前资管市场吸纳的私人资金规模已达10万亿元之巨。
不过,有业内人士表示,从发展水平看,国内资管市场规模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低于美国上世纪60年代的水平。国内资管市场要实现跨越式发展,还需要各类机构间资管业务的融合。
资管发展仍处低水平
“国内财富管理市场正处在群雄逐鹿状态。”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郭田勇如此描述目前的中国财富管理市场。
兴业信托以各类金融机构公布的资产管理规模数据统计显示,信托规模约为6.3万亿元,银行理财存量规模约在5万亿元,基金为2.5万亿元左右,投资型保险约为2万多亿元,券商资管规模今年突飞猛进接近1万亿元。
兴业信托副总裁司斌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资管市场规模通常与国内生产总值(GDP)正相关,从发达国家的资管市场发展经验看,“虽然目前整体的财富管理市场已快速增长,但其空间仍然较大”。
司斌认为,剔除银行、信托、券商和基金中交叉持有以及机构客户持有部分,我国资产管理行业容纳的私人资金规模约为10万亿元。这一数字仅占到个人可投资资产总数80万亿的一成多。
从资管规模与GDP数字对比看,日本的资管市场规模约为该国GDP规模3倍,美国资管市场规模为GDP的2倍。2011年,我国资产管理规模约为10万亿,仅是同年GDP规模(47万亿)的21%,这低于美国上世纪60年代的水平。
不过司斌也认为,虽然资管市场潜力巨大,但国内资产管理机构的能力却普遍落后于现实需求。具体表现为:一是产品不够丰富,融资类产品占据主流;二是服务质量和层次较低,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不高;三是缺乏业务预期,缺乏可持续的产品供应线条。
司斌说,“不少私人银行的朋友说,除了沙发更软些、咖啡更香些,其实也拿不出更多的东西给客户”。信托本来应完全由客户享有投资成果或承担风险,现在却几乎成为高回报固定收益产品的代称。而券商资管和公募基金多数仍然靠天吃饭,保险的运营模式过分依赖高收益率来刺激保费增长。
融合发展是资管加速器
在各个监管部门开展资管新政的背景下,旧有资管业务牌照所赋予的垄断优势将不断消失。
司斌认为,在这个背景下,各类机构的先发积累,股东背景和创新将成为未来一个阶段中,资管机构竞争的主要变量。但单个机构如果依靠原有积累,其短期内增速不会很快。因为我国资产管理机构存在的问题是:不同机构的核心能力对应的是整个产业链中产品、渠道和咨询的不同环节;但经过近10年的发展,客户的需求已朝着更加多元化、一站式和专业化方向发展。因此,要实现资管的跨越式发展,需要各机构之间进行合作创新,融合各自优势,才能够扬长避短、实现共赢。
司斌认为,这种整合趋势在国内已出现,目前银信合作、银证信合作等模式都已有相当大的规模。而且,这种合作需要更加广泛和更深层次地展开,需要继续推动达到无缝对接的融合状态,才能创造出更多的产品和服务种类。
而从国外资产管理市场发展过程看,一批领先机构也是先由各自为战,到具备“综合化”和“全球化”等特征,逐步通过战略合作或股权重组一步步融合而成。
作者:张伟霖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