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雅琼
俗话说,病从口入,纵观A股市场,与“口”紧密相关的医药、食品、饮料板块总是特别容易发生黑天鹅事件。2011年,有
华兰生物血浆站被关停、
重庆啤酒乙肝疫苗研究失利、
康芝药业尼美舒利颗粒被加强使用管理等,如果说去年的黑天鹅事件更多是个体行为,那今年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则呈现出“一损俱损”的惨烈画面,其中打击面最广的胶囊铬超标事件,严重影响了整个胶囊产业的市场形象。
可以预见的是,在医药板块,黑天鹅事件将会“年年岁岁花相似”,总有一些令人猝不及防的事件扰乱这池平静的湖水。
对于医药行业频频飞出黑天鹅的原因,卓创资讯医药行业分析师赵镇认为这首先跟医药行业本身的性质有关系。“一是大家对这个行业敏感度比较高。食品医药跟老百姓的身体健康有直接的关系,再加上国内这两个行业的口碑目前还不算太好,一旦有点事情很容易发酵。二是医药天天跟老百姓打交道,相对来说,药品被使用的概率较高,那么出事故的概率也会增加。第三,我们现在的医药技术、生命技术还不能完全保证安全问题。”
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蒋华阳认为信息披露隐蔽性是一个方面:“医药行业具有技术含量高、准入门槛高的特点,而且该行业的结构关系复杂,导致了信息披露具有隐蔽性。投资者普遍对该行业的了解不深,在发生重大质量事件又没有具体信息披露的情况下难以把握其中的利害关系,避之不及。”
基药招标方式也被认为是导致医药事故频发的“祸根”。“国内的医药行业小散乱,药品质量良莠不齐。之前基药的招标方式,过于偏向"低价论",对药品的质量的要求比较低。这也造成这几年医药事故频发。”赵镇分析。
“由于医药行业的特殊性质,"黑天鹅"事件的引发要素可以来自各个方面,如国家医药政策、外企竞争及科研结果失败等等,缺乏创新有被超越的风险,加大创新投入有研发失败的风险,将医药行业列入"高风险"领域不足为奇。”蒋华阳认为,总体来说,医药行业属于朝阳企业,投资者只有真正把握其本质才能获得较好的收益。
事实上,黑天鹅事件所暴露出的问题也给药企改进自身指明了方向。“毒胶囊”事件令部分企业声誉受损,比起短期销售收入损失,无形的损失更大。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看,经过此次事件,药企将会严把质量关,对原材料、生产部门监管力度将加大,重塑公司品牌形象。
但不管怎么说,投资者一旦遇上这些黑天鹅实在很折磨人,如何才能尽可能躲开黑天鹅呢?
除去人为因素、政策因素导致的黑天鹅,不良反应因素的黑天鹅是不是可控?不良反应事件是不同的,一般出事比较多的是注射剂、中药注射剂,另外生物制药也是。从避免风险的角度说,应该尽量避免以这些产品为主打产品的公司。但是生物制药,尤其是那些新药,往往会给公司带来不菲的利润。只是说监管措施完善后,不良反应的群体性危害、严重性危害、药源性危害会减少。医药本身就存在风险性。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