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丹麦“反腐速度”
2012年12月25日00:44
来源:经济参考报
原标题 [感受丹麦“反腐速度”]
11月30日,丹麦有媒体爆料称,丹麦文化大臣乌菲·埃尔贝克任职后在其配偶工作的一所艺术学校举办了五场文化活动,花费18万丹麦克朗(约合3万美元)。12月5日,埃尔贝克宣布辞职。
不到一周,内阁大臣即因“利益输送”嫌疑而引咎辞职,近日刚刚蝉联“世界最清廉国家”美誉的丹麦反腐效率可见一斑。
埃尔贝克来自现执政联盟中的激进自由党,于2011年10月出任文化大臣。此前,他在文化领域工作多年,在上述艺术学校董事会任职四年。在“利益输送”事件曝光后,18万克朗公费花销的细节也被悉数披露。除了一些艺术表演花费,其余大部分款项都用在了公款吃喝上。
丹麦法律对公务用餐开支上限有明确规定。在丹麦,公务用餐人均消费最高限额为1000丹麦克朗(1克朗约合1元人民币)。只有在如首相接待外宾来访等一些特殊情况下才能超出这个限额。而账目显示,埃尔贝克有些公务用餐人均开销在1800克朗以上。
埃尔贝克将五场活动全部放在其配偶所在学校举行的行为引发丹麦各界质疑和声讨。丹麦国家审计局主席彼得?拉尔森说:“埃尔贝克的这种行为有失公平公正,属于法律禁止的利用职务之便向特定对象输送利益,尽管这中间埃尔贝克没有得到直接的经济利益。”
以上案例为丹麦政坛多年来罕见的官员涉嫌腐败最新案例,其舆论反响之强烈、涉案官员下台之快可谓是名符其实的“丹麦反腐速度”。丹麦在反腐和廉政方面向来被公认为世界上做得最好的国家之一。埃尔贝克辞职当天,由全球反腐败非政府组织“透明国际”发布的“2012年全球清廉指数排行榜”显示,丹麦、新西兰和芬兰以9.0分并列榜首,被评为本年度“世界最清廉国家”。丹麦今年再次蝉联桂冠,此前也已多次获此殊荣。究其原因,反腐倡廉意识在丹麦作为一种社会公德深入人心、清廉成为人们心中不可逾越的道德底线是关键所在。
丹麦有着严格的监督机制和法律条款来防止腐败发生。比如,丹麦外交部下属的贸易委员会设有专门的反贪污腐败机构,主要为丹麦企业提供相关咨询服务及反腐败帮助,避免腐败造成的工作成本和投资风险增加,保护企业的合法利益,帮助丹麦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应对腐败的挑战。
据该机构负责人卡尔·克里斯蒂安·汉赛尔巴赫介绍,在反政府腐败和反商业腐败方面,丹麦2008年11月出台的刑法修正案明确将向政府官员行贿和政府官员受贿行为视为犯罪,向外国官员行贿同样是犯罪行为。同时,企业若出于商业目的为政府官员安排旅行、特殊服务以及赠送礼品,均属犯罪行为,即便被对方拒绝亦视为犯罪。
此外,丹麦议会在2009年通过了一项《透明制度》法案,规定内阁大臣必须公开每月的公务用餐开支、出访费用及收到的礼物等情况,以进一步提高政府及公共部门的财务透明度。
丹麦还针对贪污受贿制定了《零容忍政策》,并且以丹麦国际开发署为代表的公益捐助机构也都已采取了该政策。这意味着这些在海外有商务活动的公司和组织在业务开展过程中必须拒绝任何受贿行为。丹麦国际开发署还建立了一个电子邮件报告系统,使公众可以对滥用开发署资金的行为进行监督和举报,更好地防止贪污腐败。
据记者在丹麦多年观察和了解的情况,政府官员腐败行为在丹麦发生的概率很低,近几年内只发生过零星案件。而从最近的丹麦文化大臣的“裙带门”事件中也可以看出,丹麦各党派、各媒体和社会各阶层对腐败行为均嫉恶如仇,同仇敌忾,没有丝毫容忍之心,这是丹麦清廉社会价值观的完全和集中体现。正是因为其最严格、最完善和高效的反腐体制和社会监督机制,丹麦才在“世界最清廉国家”榜单上长期高居榜首,领跑全球。
作者:杨敬忠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