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影子银行尚无准确定义,在中国,其被普遍认为集中于三种形式的融资。一类是银行表外业务,如理财产品;二类是非银行类金融机构,如信托公司;另一类则是民间金融。
而根据各类研究机构的匡算,中国影子银行体系规模几乎均在10万亿以上。
如澳新银行大中华区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首席经济师刘利刚在研究报告中预计,中国的影子银行规模大约为15万亿~17万亿,这个规模大约是正规银行体系的12%~13%,是GDP规模的三分之一。
广发证券的研究报告估计,中国影子银行规模在30万亿的水平。
截至今年9月末,银行业的资产规模为126万亿元。若以30万亿的规模计算,影子银行体系似乎已有一定力量“抗衡”银行。
影子银行“助产士”
总体而言,国内所谓的影子银行体系主要在两个领域快速膨胀:信托、银行理财产品。
截至今年11月末,中国信托业管理的信托资产规模已达到6.98万亿元,超过保险业,成为中国金融业中第二大金融体。
而回过头去看,信托业在过去的五年,特别是信贷规模管控严格的最近三年,管理的资产规模大幅度上升。2007年末,信托资产规模为0.95万亿元;2008年底达到1.22万亿;到了2009年底站上2万亿台阶,达到2.01万亿。
2010年开始,信托业步入爆炸式增长阶段:2010年底为3.04万亿;2011年底4.81万亿;到了2012年11月末达到6.98万亿。这三年几乎以每年2万亿的规模向上蹿升。
与此同时,理财产品发售的规模也在迅速增长。截至今年9月末,银行理财产品余额为6.73万亿元,较2011年末的4.59万亿增长47%。从流量的角度看,2012年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售规模应在20万亿以上。
今年前11个月,新增信托贷款规模已经超过1万亿元。而前9个月,银行理财产品的余额就增加了2.14万亿元,占同期11.73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比例已达到18%的水平。
表面上看,以信托为代表的影子银行迅速膨胀,看似是对传统银行的逆袭,但实际上,信托等影子银行体系背后往往有一个共同的幕后导演——商业银行。
以信托为例,信托业之所以能有今天的规模,银信合作模式,或者变种的银信合作居功至伟。这一模式中,信托仅提供一个通道功能,赚取微薄通道费,关键的资金、项目则均由银行提供。具体来看,负债端,银行通过发售理财产品筹集资金;资产端,银行利用信托等渠道,实现变相放贷。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尽管影子银行看似是银行业的竞争对手,但银行恰恰是这些影子银行的“助产士”。
突破利率管制
现阶段,投资者,特别是居民,其投资渠道狭窄,仅有储蓄、股票等屈指可数的少数投资品种。利率管制时代,居民到银行储蓄,存款收益率被明显压低。
从三个月、半年、一年三个期限品种来看,SHIBOR利率分别比定期存款利率高129、130和140个基点。加之持续的负利率状态刺激下,居民已经越来越不满足于储蓄带来的收益。
理财产品的出现,可谓恰逢其时。通过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居民得以间接投资于货币市场,博取高于储蓄存款的收益。
甚至更进一步,通过银信合作等渠道,居民购买的理财产品还可投资于收益更高的信贷市场。这意味着,这种模式下,银行实际上是出让了部分利差管制的制度租金。
对于银行来讲,通过理财产品这种表外业务的创新,银行可以在不用计提拨备、少占用资本的情况下,变相发放贷款,并且同样能够实现接近于传统存贷业务的收益。
信贷额度管制源自利率管制。影子银行体系的膨胀实际上是各方对当前利率管制的一种突破,当影子银行膨胀到足够大时,利率管制效果就可能大打折扣。从这一逻辑出发,与其限制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不如加速推进利率市场化。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