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金融时报》12月27日文章,原题:“人民币时刻”的挑战
今年2月,一家总部位于欧洲的跨国公司告诉渣打银行(Standard Chartered)说,该公司绝对不会使用人民币进行贸易。到了7月份,渣打接到该公司打来的一个电话,对方惊慌失措地要求在渣打开设人民币账户、而且要马上开设,因为该公司的中国供应商不再接受美元付款。
很快,所有与中国做生意的企业都将迎来“人民币时刻”。它们会意识到,人民币国际化并不是什么长期的战略规划问题,而是必须马上着手应对的问题。人民币的崛起标志着全球金融体系的一场重大变革,其崛起的速度远远快于预期。跨国企业、银行和金融中心应该扮演什么新角色,人们正迅速就此展开讨论。
尽管专家们仍在权衡使用人民币的利弊、争论各种“如果”和“但是”的情形、担心市场泡沫和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但在实际商业需求的推动下,人民币正迅速被市场接纳。对很多企业而言,人民币如今代表着一种紧迫的挑战。如果它们未能跟上变革的步伐并把握随之而来的机遇,生意就有可能会受损。
人民币作为贸易货币以及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发展速度之快,依然令观察人士感到震惊。3年来,尽管全球经济不景气、在岸与离岸人民币汇率趋同导致套利机会稀缺,但人民币贸易结算的发展却没有显示出丝毫疲软的迹象。2012年,以人民币结算的贸易额有望达到4250亿美元,比2011年增长了近30%。
人民币如今已踏上了不可逆转的旅程。未来10年,人民币将成为一种重要的国际交易货币。未来10年至20年,随着中国切实放开资本账户,人民币将与美元和其他发达国家货币一起,成为重要的储备货币。
谁也无法预测中国放松管制的准确步伐,更无法确定人民币何时会实现类似于资本项目完全可兑换的目标。人民币资产要达到美元资本市场那样的深度和流动性,可能还需要很长时间,但如果只盯着这一点,就不得要领了:人民币正在成为一种国际货币,这一变化将影响到每一家与中国开展贸易的企业,并由此创造出新的机遇。
人民币正在走向国际化,跨国企业现在应该抢先一步、占据优势。(本文作者为渣打银行批发银行部门行政总裁 迈克?里斯)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