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解放底”后大盘的绝地反击,大宗交易市场也上演了井喷行情。月内无论是发生交易次数、涉及公司家数、成交总股数、成交总市值,均刷新2012年月度新高。
成交量骤升 经Wind统计,2012年12月两市共有311家A股公司发生大宗交易973次,累计成交24.12亿股,成交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金额197.5亿元。随着大盘的快速回暖,沪深两市的大宗交易也瞬间沸腾,各路已解禁的限售股通过这一渠道争先“出逃”,月内各项指标均刷新了之前11个月的纪录。
12月大宗交易的整体平均折价为5.79%,较11月有所抬升。尽管月内发生交易次数几乎环比翻倍,但其中以溢价成交的公司比重却急速减少,高折价频现。12月25日,
开能环保以10.14元/股于大宗交易平台成交39万股,涉及金额395.46万元,相比当日12.4元的收盘价,折价幅度高达18.23%,为全年第3高折价率(5月29日
天桥起重折价18.29%、6月13日
香雪制药折价18.25%、9月6日
山东章鼓折价18.29%)。
分析人士指出,大宗交易量增加与小非的减持密切相关,12月是大小非减持的高峰。与大非相比,小非主要是财务投资者,减持意愿更加强烈。特别是岁末,各企业现金流饥渴,同时那些持有“绩差”股的股东,往往总会急于甩掉有贬值预期的包袱。
从行业统计看,金融股可谓12月大宗交易的主要对象。14家银行股、4家保险股发生了大宗交易。与此同时,此波反弹的主力板块如水泥、铁路、基建、煤炭、房地产、医疗、科技、白酒等月内的大宗交易也相对活跃。
QFII对金融股情有独钟 自大盘逼近2000点关口以来,机构专用席位就频频出现在大宗交易市场。12月,贴着“QFII”标签的中金公司上海淮海中路营业部和
海通证券国际部等交易席位更是屡屡现身,并对银行股、保险股“情有独钟”。有统计披露,12月上半月,QFII常驻营业部买入的金融股共计约2.2亿元,包括海通证券国际部接盘申万上海新昌路营业部的1.83亿元银行股和3891.3万元的
中国人寿。而在12月下半月,疑似QFII买入金融股的笔数更骤然增多至32笔,成交额也猛增至逾6.5亿元。
“601”军团成溢价主力 尽管溢价公司比重极少,但蓝筹股被资金集中抢筹的迹象十分明显。12月两市26笔溢价交易中,仅有4笔出自中小板公司,其余全部来自主板。从溢价率看,
中国国旅的大宗交易最值得关注,溢价率达到了14.74%。该股12月6日在二级市场下跌8.38%,盘中一度跌停,但其大宗交易成交价较当日收盘价大幅溢价,主力资金对中国国旅的价值判断显然产生了不同的看法。同一日,
中国平安也成交71.55万股,该笔大宗交易成交价格为42.8元,较当日收盘价溢价10.03%,而就在一周前的11月28日,中国平安在大宗交易平台还在以高达8.77%的折价率成交。短短一个星期之内,中国平安在大宗交易平台就经历了从折价8.77%到溢价10.03%的转变。
此外,月内的溢价交易名单中,还出现了
中国水电、
工商银行、
交通银行等众多大盘蓝筹股的身影,“601”军团的身影共出现了8次,占据了资金抢筹的绝对位置。而相比之下,折价交易的名单中则多是创业板和中小板个股的身影,对比强烈的如
天玑科技,12月10日的大宗交易中折价18.18%,此外还有
华中数控折价18.16%、
康力电梯折价18.14%、
菇木真折价17.91%、嘉禾股份折价16.19%等,显示出资金对于蓝筹股与中小盘股已经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青睐与蔑视。
作者:刘增禄来源证券市场红周刊)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