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金融渗透?
2001 年,全国汽车消费信贷余额为436 亿元,这一数据截至2008 年年底,达1583 亿元,至2011年底,突破3000 亿元。而根据近日发布的国内首份汽车金融行业年度分析报告预测,未来十年,中国汽车消费金融市场容量将超过1万亿,至2015 年汽车消费金
融市场余额将达6700 亿。《投资者报》采访获悉,尽管中国汽车行业正在经历近十年来最严峻的考验,在刺激政策退出和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下,汽车行业在经历着增速回归正常、新车销售利润下滑的转型期,但汽车金融,风生水起。
在银行业界看来,包含消费金融、汽车租赁、二手车在内的现代汽车服务业将消除工业发展与服务增值的不对称,帮助汽车企业成功实现转型升级,而以消费贷款为代表的汽车消费金融,将为汽车流通业注入新的增长动力。
仍多集中批发融资
广义的汽车金融,是指在汽车的生产、流通、购买与消费环节中融通资金的金融活动。狭义的汽车金融服务,通常是指汽车销售过程中对消费者或经销商所提供的融资及其他金融服务,包括对经销商的展厅建设和设备贷款、库存融资和对用户的消费信贷、融资租赁、保险等。
在民生银行与德勤联合发布的国内首份汽车金融行业年度分析报告——《2012汽车金融报告》中披露,实证表明,汽车生产环节只创造了约30% 的利润,而流通和售后服务环节却能带来约70% 的利润。这一数据显示,汽车金融服务是汽车产业价值链上最具价值和最有活力的一环。
因此,早在20 世纪20 年代的美国,就催生了汽车金融,当时的业务由汽车制造商向消费者提供汽车销售分期付款开始。我国的汽车金融服务业务起步较晚,可以说直到1998 年10 月央行发布《汽车金融管理条例》起,中国的汽车金融市场才算正式启动。
与成熟市场相比,汽车金融的核心业务——汽车批发金融、汽车消费金融在中国都只有不到30年的历史。相比国有银行而言,股份制银行中的中信、民生、平安银行等更为活跃。据《投资者报》调查,目前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的汽车金融服务看,仍多集中于批发融资领域。
近年来,伴随中国汽车行业的高速发展,汽车经销商经历了由少到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分散到集中的发展历程:截至2011 年底,中国汽车流通行业共有汽车品牌授权经销商72000 余家,其中狭义乘用车的品牌授权经销商共有20181 家。2011 年,汽车流通行业主营业务收入为28810 亿元,其中,乘用车平均单店营业收入约为9993 万元,平均单店销量为642 辆。
继中升控股、正通汽车、联拓集团、庞大集团、安徽亚夏、宝信汽车、国机汽车、物产元通、上海永达等汽车经销商集团成功上市之后,2012 年,广汇汽车、广物汽贸等集团也在积极筹备登陆资本市场。同期,正通集团收购中汽南方,中升汽车收购龙华汽车,广汇汽车收购四川申蓉和山东鸿发,大型经销商集团通过行业整合加速发展。
随着行业增速变缓,一些资金实力较弱的经销商遇到困难,而大型经销商集团获得了扩张自身实力的良机。目前,广汇、庞大、国机汽车3 家集团主营业务收入超过500 亿元,另有21 家集团收入过百亿元 。市场竞争的逐渐加剧,新车销售利润趋薄,让越来越多的经销商将盈利重心由新车销售向维修、配件、精品、二手车、金融保险服务等后市场业务转移。
银行、汽车金融公司携手创新
《投资者报》了解到,经销商需要包括建店融资、存库融资、并购融资、现金管理在内的综合金融支持。而目前汽车批发金融的主要市场参与者为汽车金融公司和商业银行。前者在厂商配合、服务效率方面优势明显,后者则具备资金充足、产品丰富的有利条件。
近年来,经销商库存融资需求快速增长,迫切需要额度充足、发放及时和使用方便的融资支持。然而,受到监管机构对其资本充足率、业务增长规模限制性要求,以及货币政策收紧、资金紧张的宏观形势影响,汽车金融公司无法独立满足经销商快速增长的融资需求。在此背景下,部分商业银行与汽车金融公司合作,分别发挥双方在融资能力和经销商渠道管控方面的优势,推出经销商库存融资联合贷款服务。
“银行具有资金实力,整车厂商对车辆价值和销售数据充分掌控,汽车金融公司拥有专业的系统及作业团队,经销商最了解客户,汽车金融市场的这四方参与者各展所长,充分合作是汽车消费金融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
据民生银行交通金融事业部总裁韩峰向《投资者报》透露,面对经销商对综合金融服务解决方案的需求,民生汽车金融对基础产品进行了创新性的重构,并于2010 年在业内首家推出“汽车经销商金融支持计划”一揽子金融产品与服务方案。
此计划中,针对经销商从建店、运营到提升的不同发展阶段,可提供建店融资、存货融资、融资租赁与消费信贷等不同的金融支持;面向经销商集团的扩张、整合、运营提升及上市规划,可通过金融管家团队提供包括现金管理、公司理财、并购贷款及财务顾问服务在内的全方位金融服务。
韩峰透露,在目前排名前50位的汽车经销商集团中,民生银行为30多家集团提供金融服务。庞大汽贸集团就是在民生银行交通事业部的扶持下于2011年4月在国内上市。
借助在批发业务中积累的渠道资源,商业银行在面向消费者的零售业务领域也可以通过快速复制实现规模化扩张。
消费金融将成增长新动力
《投资者报》注意到,汽车金融的另一核心业务——汽车消费金融被商业银行寄予厚望。
汽车消费金融是指汽车销售过程中对消费者提供的金融服务,包括新车消费贷款、汽车租赁、二手车业务等。目前我国汽车消费金融的业态尚不完整,主要以新车消费贷款为主。
报告提供的数据显示,从2009年开始,中国的新车销量已跃居世界首位,汽车保有量亦于2011年11月突破1亿大关。但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车市场,中国的汽车后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规模及成熟度上均较成熟市场有较大差距。
据中国民生银行交通金融事业部汽车业务部总经理王炜向《投资者报》介绍,我国汽车消费信贷渗透率仅为10%左右,即每100个消费者中仅有10个人贷款买车,而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信贷渗透率高达50%~70%。
为何渗透率与发达国家相差如此之大?
王炜分析说:“除了受宏观经济环境和车价不断下探影响外,贷款门槛较高、贷款购车手续烦琐等原因导致消费者贷款购车不踊跃。另一方面,我国消费者对于购买汽车时可选用的多种融资方式缺乏了解。”
此外,个人信用评价体系不完善也是主因。目前,消费者信用记录非常分散,金融机构难以掌握完整的客户收入以及信用情况,而健全的个人信用制度能为汽车金融的发展提供切实保障,降低系统性风险。
“还有一个原因是,汽车消费贷款的单笔金额偏小、手续繁杂,银行参与的积极性不高;汽车金融公司受制于资本充足率约束、资金来源、资金成本等问题,资产规模受限。”
7%的平均利差诱惑
目前,国内汽车消费金融形成了三分天下的局面,即商业银行的消费贷款、信用卡分期及汽车金融公司消费贷款。数据显示,2011年汽车消费金融产品金额达3000亿元,其中,商业银行贷款金额达到1367亿元,占比41%;信用卡车贷分期850亿元,占比26%;汽车金融公司消费贷款金融达936亿元,占比28%。
《投资者报》注意到,国内第一家中外合资汽车金融公司——上汽通用汽车金融(GMAC-SAIC)的数据,让金融圈“艳羡”。截至2011年12月31日,GMAC-SAIC资产总额348.21亿元,资本充足率13.37%,不良贷款率0.13%。近年来平均利差保持在7%左右,资产收益率、资本回报率均保持较高水平并逐年提升。
正是由于丰厚的资本回报率,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争相进入此领域。
在王炜看来,汽车金融公司与所属厂商品牌充分整合,通过系统对接提高效率。但受制于资金来源、资金成本等因素,资产规模受限,产品单一,无法满足消费者需要;商业银行虽然资金充足,可为消费者提供综合的产品和服务方案,但可获得厂商支持有限,致使效率偏低,操作较为繁琐。目前商业银行在汽车消费金融投放的资源有限,近几年余额都保持在1000亿~1500亿左右。
“随着消费群体年轻化、产品供给丰富及服务效率的提升,国内汽车消费金融渗透率将在未来十年提高至30%甚至更高,这期间商业银行将会加大创新力度,力争以汽车消费贷款为主的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将能稳固占据超过一半的市场份额。”
他透露,商业银行传统的汽车消费贷款业务由于缺乏对渠道的掌控力,推广成本高,而借助银行擅长的批发业务所积累的渠道资源,可以通过快速复制实现规模化扩张。
“批零结合的创新模式可以最大程度发挥银行资金充裕的优势,弥补渠道掌控力偏弱的不足,将会成为商业银行汽车金融业务的发展趋势。民生银行已关注到这一市场需求,将借鉴汽车金融公司作业系统和模式,批发式地开展消费贷款业务,构建汽车全产业链金融服务模式。”王炜透露。
他介绍说,汽车金融公司和商业银行有望实现竞合,前者提供高效率、易操作的金融服务,后者发挥资金充裕、综合服务的优势,通过合作能提升汽车金融的客户体验,推动汽车消费金融的发展。
相关预测显示,到2015年,汽车消费金融市场金额将达6700亿元,其中商业银行消费贷款金额预计达3250亿元,占比49%;信用卡车贷分期余额将达1350亿元,占比20%;汽车金融公司消费贷款金额达1600亿元,占比24%。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