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宋馥李 河北邯郸市涉县合漳乡史邰村,清漳河和浊漳河交汇于此,始称漳河。1月9日下午5时左右,涉县环保局的环境监察人员,正在这里采取水样进行检测。史邰村一位邰姓村民,停下来远远观望。这几天,合漳乡已经给各村做了宣传,让村民们暂时不要取用浊漳河水,尤其是防止牲畜直接饮用。
这是2012年12月31日山西天脊集团苯胺泄漏事故影响的结果。其实,早在这起事故之前,山西、河北、河南三省,尤其是三省中长治、邯郸、安阳三市,围绕漳河水就已形成了一种相互争水,又利益共生的关系。
为了争夺漳河水和河滩地,史邰村漳河对岸河南省林州市任村镇的古城村,打打闹闹了几十年。而在省级层面,三省关于水资源的纷争亦不断。为此,水利部海河委员会1993年在邯郸成立了漳河上游管理局,专门调解三省的水事纠纷。但世易时移,随着上下游漳河沿岸的工业发展,漳河水呈现日益紧缺的态势,漳河再分水也面临复杂形势。
山西苯胺泄漏事件,让漳河流域的三个地市的关系,变得更为微妙。
慌乱的城市
1月5日,紧急停止供水的邯郸市,面临前所未有的慌乱,人们拥进大大小小的超市,将各种饮用水甚至是饮料抢购一空。好在,及时的信息公布和三堤水厂作为备用水源的启用,暂时满足了供水需求。
实际上,从1月4日晚上开始,这个城市就开始了一场应对水危机的战役。邯郸市水利局水资源处处长谷军方透露说,1月4日的17时左右,漳河上游管理局率先发现了污染的情况,并将污染情况及时通报给了邯郸市。当天晚上,邯郸市便组成了几个组,分赴几个重要的节点进行取样检测。
漳河水对邯郸和安阳两市的意义不言而喻。邯郸市150多万人口,安阳市100多万人口,漳河水均是重要的供水水源地。苯胺泄漏事件之后,邯郸和安阳,均暂停了既有的漳河水供水水厂,采用地下水供水。
应急供水暂时解决了居民饮水问题,但漳河水污染,给邯郸带来的震动着实不小。1月7日晚上,邯郸市水利局紧急接到一项来自市长的指令:考察漳河水供水水厂铁西水厂及管线周边的情况,看能否为铁西水厂周边补水。
1月8日,谷军方在考察的路上,还在不断地接打电话。这一天,谷军方带着从国家煤炭总局、河北省环境地质勘察院等单位紧急聘请的水文地质专家,在邯郸市西郊进行考察。这一考察的初衷是,如果水质受到污染,必须应急准备,打一些水井。
“三堤水厂的输水管线老化,有的已经用了30多年,供水压力太大的话,担心会爆裂。”谷军方说,最便捷可行的办法,就是在原有铁西水厂的管线周边,打一些应急的井。
好在,同一天的傍晚,邯郸市组织的新闻发布会上,邯郸市公用事业局负责人说,经过密集地检测,岳城水库的水体并没有受到污染,污染团目前没有进入岳城水库,并且,邯郸市也为即将到来的污染团做好了引流的应急准备。所以,在进一步检测之后,如确保用水安全,将逐步恢复岳城水库的供水。
听到这个消息,谷军方稍稍松了口气。
与此同时,河南省安阳市在红旗渠渠头检测出苯胺和挥发酚超标后,也紧急在渠道上布置了三道活性炭吸附坝,安阳市区饮用水来自市第一水厂、第二水厂、第三水厂、第四水厂和第五水厂,前四个全部使用地下水源,只有第五水厂使用岳城水库供水。在接到漳河水污染的信息后,安阳市也随即切断了岳城水库水源。
历史宿怨
漳河发源于山西省境内,贯穿了河北、河南和山西三省。上游位于太行山区,山高坡陡,人多地少。蜿蜒行进的漳河水,俨然是三省交界地带的生命线,随着人口的激增,对漳河水的依赖与日俱增。
邯郸市涉县合漳乡史邰村,来自上游的清漳河和浊漳河交汇于此,始称漳河。史邰村的漳河对岸,就是河南省林州市任村镇古城村。太行山深处的这两个村落,其实关系很亲密。合漳乡党委宣传委员杨志强告诉记者,这两个村好多村民都相互通婚,平时走亲戚往来频繁,虽然分属两省,但两个村村民风俗习惯、口音都是一样的,过年的时候,都相互赶对方的庙会。
但就是这两个村,为了争夺漳河水和河滩地,打打闹闹了几十年。老邰抬手指着河对岸说,十几年前,两村隔着河水放枪不是啥稀罕事儿,听老一辈人讲,为了抢水,两个村争闹了几十年呐。
除了具体村落之间的抢水和争水,在省区之间,漳河分水的矛盾,也延续了将近半个世纪。
岳城水库始建于1959年,位于河北省邯郸市磁县与河南省安阳县交界处,总库容13亿立方米。这个水库是河北河南两省共同动员50万民工修建,河南还修建了200多公里的引黄工程共产主义渠,计划将黄河水引入岳城水库,供两省共用。
但建成之后,很快出现了问题。岳城水库位于河北境内,河北“理所当然”地将岳城水库据为己有,用不上水的河南,果断地将共产主义渠废止,直到今天,200多公里的共产主义渠仍处于废置状态。
与此同时,红旗渠建好之后,解决了河南林州的缺水问题,林州得以发展。上世纪50年代的时候,人们还没有过多的省区利益考量,谁先在上游修建引水工程,谁就得利。但随着时间推移,河北和山西两省有了意见,但红旗渠是既成事实,在特殊年代作为中国人民“战天斗地、改造山河”的例证,它也被赋予了特殊政治寓意。
既然无法改变现实,河北为了增加漳河水量,只好在红旗渠的附近,修了规模更大的大跃峰渠。两省普遍尝到了修渠引水的甜头,河南省再建跃进渠,河北省再建小跃峰渠。由此,两省之间的分水矛盾逐步激化。“打到什么程度呢,相互放炸药包,你炸我的红旗渠,我就炸你的跃峰渠。”曾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担任水利部部长的杨振怀回忆说,水利部为了协调这个事,费了好大的劲儿。1992年8月,河南与河北之间因争夺水资源,红旗渠被河北民众炸开20多米长的口子,这是该渠自建成以来遭受的最大一次破坏,导致河南一村庄被淹,损失近千万元。
为处理漳河水的问题,1989年国务院下发42号文件,规定河南、河北两省按照48%、52%的比例对漳河水进行分配。现在,漳河上游管理局在靠近三省交界的三河桥附近,设了三个管理站,河北这边的水站,就设在合漳乡台庄村。杨志强说,每当到了冬春季节,作物要灌溉的时候,三个站的工作人员,就会碰头协商,根据分水方案来订分水计划。分过来的水,合漳乡的几个村子再按照顺序,依次开闸放水灌溉。
1993年,海河水利委员会漳河上游管理局(简称漳河上游局)成立,对三省边界地区的108公里河段实行统一管理。
再分水之需
如今,随着时间的推移,1989年制订的分水方案,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由于漳河上游局对漳河上游山西省内的所有水库没有调控权,所管辖的河段内也没有调蓄工程,依然难以解决问题。
或许是巧合,在邯郸市爆发水污染危机的1月5日,海河水利委员会,恰好在天津召开了漳河上游分水的协调会。山西、河北、河南三省水利部门的人士,均出席了协调会。
当前最大的问题是,当年只是针对纷争激烈的河北和河南两省,制订了分水方案,并未考虑上游山西的水权分配利益。最近十年来,上游山西的用水量逐年增加,下泄水量越来越少,这让“八九分水方案”陷入了尴尬境地。
漳河上游管理局水控处处长申志文,刚刚参加了在天津召开的三省会商的会议。他告诉记者,这次会议就是在讨论,在浊漳河水的水权分配上,将山西考虑进来,实施联合调度。
另外,漳河的另一条支流清漳河,也将逐步纳入调度范围。2009年,因为山西计划在清漳河上游修建吴家庄水库,曾引发河北涉县沿河16万群众联名以“万民书”的形式请愿,要求邯郸市政府为民请命,阻止上游山西修建水库。这样,关于清漳河水的水权分配,也开始进入视野。
申志文告诉记者,此番会商的目的和方向,是扩大漳河上游管理局的统一调度范围,加强流域管理。而调整的重要一项内容,就是要考虑为山西分配水权。
对此,长治市水利局水资源办公室主任武举国也坦承,近些年,长治对浊漳河水的取水量,一直在增加。这是因为,长治市正在大力发展煤化工等循环经济,在长治市的“十二五”规划中,要新上一些煤化工项目,耗水量肯定要增加。
而发生苯胺泄漏事故的长治市潞城市,一直以来,都是长治乃至山西的工业重镇,并被山西确定为转型综合改革试点市。而天脊集团,正是以化肥、有机化工、煤炭深加工为主体产业的大型煤化工产业集团。2011年,长治市委书记田喜荣曾在一次考察中指出,潞宝集团和天脊集团是潞城市工业经济的“两棵大树”,长治市要依托这两大集团,谋求形成新型煤化工产业集群。
而实际上,不考虑山西的利益,也是不现实的。谷军方告诉记者,山西毕竟是上游,人家在自己的行政区域内取水,在现有的管理格局下,实际上也无法控制。“这是此消彼长的关系,上游山西多用1立方水,下游河北河南就少用1立方水。”谷军方说。
而此次爆发的水污染事件,也让三地之间的争端,从传统的水权纷争,延伸到流域污染的治理。记者在邯郸采访期间,无论是民间还是官方,均对山西此次污染事件的迟报充满怨愤之情。
而随着浊漳河上游煤化工产业的布局,可能随时爆发的污染危机,也成为悬在下游两地心头的隐忧。
1月4日下午,邯郸市得到来自漳河上游局的消息,漳河跨省断面出现大量死鱼,发生大面积污染。邯郸市连夜组成数个检测组,赶赴多个河流断面进行取水检测。
谷军方无奈地告诉记者,得到污染的消息之后,因为没有跨省质询的机制,他们只能立即向河北省有关部门报告情况。最终,污染信息经由一条由下往上的机制,一直通报到国家环保部,再经由从上到下的质询机制,逐级向山西省传递。
于是,时隔一天,1月5日,苯胺泄漏的污染源和污染物,才得以确认。而此时距离事故发生的12月31日,已经过去5天。
作者:宋馥李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