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尹一杰 北京报道
作为全亚洲规模最大的石油炼化企业,
中石化却一只脚踏入了与传统石油业务毫无关联的零售与电子商务领域。
近日,来自中石化集团官方网站的消息显示,中石化旗下易捷便利店业务在2012年已突破两万家,营业额首次突破110亿元。
而在迅速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复制易捷实体店时,中石化在加速布局电子商务平台的动作也正势如破竹般地向各大省份渗透。去年12月12日,中石化广东石油公司宣布进军电子商务后,仅仅过了两个星期,中石化旗下电子商务购物网站易捷网中的江西专区也随即上线,而在此之前的两天,河北专区就已推出。
来自中石化的官方消息指出,自去年1月1日推出网购平台易捷网后,截至目前,中石化先后有北京、上海、广东、河北等11家公司的电子商务成功上线,销售收入达4300万元。
但对于旗下资产正进行专业化重组的中石化而言,这一部分非油品业务未来的空间仍旧充满想象,而其依托现有加油站布点,推行的线上、线下结合模式也无疑将成为其另一个业绩增长点,并或将独立登陆资本市场。
“很多年前中石化就在建设信息系统,只是没有涉及到普通日用品,而是主要进行集团的物资采购。”中石化内部人士对本报记者说。
非油品快速增长
中石化易捷网的销售产品中,除成品油直销、润滑油等业务外,其他分类则以酒类、食品、地方特色商品为主,非油品业务正成为中石化各大业务板块中日渐崛起的一部分。
接近中石化的知情者透露,中石化目前正式进军电商领域完全基于此前已经形成的信息系统,而此前这一单纯承担集团物资采购功能的平台在日渐成熟后也开始被逐步推向了市场。
“作为大型工业企业,中石化历年来的物资采购量都是大规模的,金额也都是以百亿、千亿计算,为简化招标、报价等常规采购模式,中石化才推出了最初的电子商务平台。”上述知情人士说。
本报记者了解到,中石化的电子商务网站在十余年前就已经开始搭建,出于对旗下分公司、工厂等专业物资的采购需求,中石化在上线该信息系统后随即对旗下数十家子公司的采购信息进行了整合,统一对外发布,实现了网上询价、报价、筛选供应商、敲定订购合同等多项功能。
而随着这一信息平台的规范与成熟,中石化借机扩张电商业务,直接进入市场化零售的战略方向也随即确立。
“另一个前提就是易捷便利店的布点,形成品牌和规模化后网站的上线也就水到渠成。”上述人士说。
作为中石化未来重点打造的非油品业务的关键筹码,中石化易捷便利店的扩张触角正由南至北迅速蔓延。资料显示,截至2011年底,中石化3万多家加油站中,开设易捷便利店的就超过了1.9万家,且零售店的数量仍在增加。
未经中石化官方证实的消息称,到2015年,中石化的非油品业务的营收目标为500亿元,4年增长400%。而与这一目标相称的另一组数据则显示,中石化自2008年推出易捷便利店的非油品品牌以来,其增长速度堪称迅猛。
公开资料显示,2008年,中石化非油品业务收入为11亿元,2009年则实现翻番达30亿元,2010年增长至57亿元,2011年更是创下了82.6亿元的新高。与此同时,2012年1-7月,这一业务板块的销售收入就已完成63亿元。
“中石化早已经不是单纯的石油公司,而是一个综合性的能源公司。中石化的电子商务现在开始做普通商品,是一个正常发展,都是围绕着非油品业务来做文章。”石油干部管理学院教授韩学功说。
争议犹存
即便中石化挺进电商领域已然略尝甜头,但针对这家传统石油公司的电商运营争议也仍在继续。
“从理论上讲,中石化并没有多大机会。虽然中石化有的是钱,但想做出什么动静来不大可能。关键问题是,中石化做电子商务并没有核心竞争力,拼服务、拼价格都没有前途。”前雅虎中国总经理谢文说。
而在厮杀惨烈的电商领域,中石化不得不面临的另一个背景则是行业内持续不断的大洗牌。
据本报记者了解,目前,在电子商务领域,除淘宝、京东商城等业内翘楚外,绝大多数电商都处境艰难,甚至已经淘汰出局。艾瑞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B2C网站大概有接近1000家,但收入能够达到上千万元的仅有数百家而已,而这些网站中60%-70%流量皆在下滑。
但在现有网点的支撑下,中石化逆市入局的战略思路也仍在探索。本报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中石化高层内部针对电子商务业务的运营仍存有分歧。
而中石化尚未形成系统方向时,另一大国有能源巨头
中石油的追赶之势则已然拉开架势。本报记者了解到,目前,中石油也正依托旗下uSmile昆仑好客加油站建立电商平台,搭建非油品销售网络。
作者:尹一杰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