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作为春节旺季前白酒业界一大焦点、茅台为了保低价而祭出的“限价令”遭遇主管部门闪电叫停。该营销政策从肆无忌惮的提出到夭折,前后还不足月,这必然成为我国反垄断法实施的一大案例。
从企业的角度,裁量自己的白酒卖个什么价,似乎是它的自由。作为“黔酒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的代表,
贵州茅台被赋予特定的使命。根据规划,大茅台集团要在2017年实现1000亿收入的计划。而据估计,去年茅台集团收入只有约350亿元。
如此高增长的目标,意味着产品投放规模的急速提升。众所周知,茅台经过多年内的提价,辛苦确立起“高端酒”价位;现在碰上消费环境不景气,茅台当然是发自内心的希望既能放量、又能保价。
但是世间哪有这等好事?面对如今“低价窜货”的市场,茅台玩起了杀一儆百,频频请经销商吃上“罚酒”,最终导致了发改委和物价部门的介入。
假如,茅台尊重市场规律,那么它能避免这场尴尬。在特殊的销售通路下,长期处于供应顶端的高端白酒企业并不习惯于市场竞争。多年来的养尊处优,也让其习惯了高高在上,在内部下发指令。事实上,只有按照市场规律生产和销售,白酒企业才能看准未来的出路。
假如,茅台尊重点法律,那么它能避免这场尴尬。反垄断法自2007年就通过,明确提出要保护市场公平竞争,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维护消费者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当别的企业已纷纷规避“限定向第三人转售商品的最低价格”的法条,作为行业龙头的酒企居然未能建立好合规审查体制,让明显违法的“限价令”弄得街知巷闻,实在令人不解。
假如,茅台能尊重点经销商,那么它能避免这场尴尬。在“一酒难求”的年代,高端酒厂家给出的计划合同就是利益,酒企有足够的底气要经销商谈“忠诚”和“感恩”。但当市场环境存在挑战时,酒企不从自身找问题,转而捧出“家法”开罚,双方的摩擦和冲突也就难免公开化。
经此一役,“罚酒”已难以为继。希望其他也有类似“限价令”的白酒企业举一反三,喝好“敬酒”,少一分蛮干,多一分尊重。 来源广州日报)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