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13年,中国的粮食安全再次成为了各界关注的焦点。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提供的最新数据,2012年我国进口谷物类农产品达到了1398万吨,相比2011年同期的545万吨飙升156%,小麦、大米和玉米这三种主要粮食的进口突破1000万吨大关。
这些数字引起了舆论的警
觉。一时间,媒体纷纷疾呼“警惕粮食进口量大增”、“中国粮食自给堪忧”等等。不过,在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宏观室副主任李国祥看来,大可不必如此紧张。他指出,我国去年粮食进口大增,其实是政府主动为之,主要是利用国际粮价较低而增加储备。事实上,在我国粮食产量连年递增的背景下,中国粮食总体供应充足,粮价近年来也保持稳定。卓创农业分析师孙光梅告诉《华夏时报》记者,我国农业生产日渐成熟,短时期内粮食产量不大可能出现下降。
进口飙升背后
根据国家统计局对全国31个省抽样调查和农业生产经营单位的全面统计,2012年全国粮食总产量58957万吨,比2011年增产1836万吨,增长3.2%,实现了粮食产量连续9年增长。
在此背景下,对于粮食的进口量大增,李国祥认为原因有两个:一是结构上的“紧平衡”问题,部分品种供求紧张;二是某些品种国际价格低,国家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收储,调节粮价。
李国祥分析,玉米是近年来需求增长最快的品种,新增需求主要来自于饲料。如今,百姓生活水平提高,肉禽蛋奶消费量增多,根据肉类与粮食的转化比例,每生产一斤肉禽蛋奶,就需要几斤甚至十几斤的粮食,由此造成了饲料供应紧张,进而导致玉米需求增加。
但总体来讲,玉米的缺口并不大。孙光梅表示,玉米的进口量并没有突破进口关税配额的限制,其进口配额是720万吨,而实际进口量则为500万吨左右。
玉米进口是由于需求缺口,大米进口则是因为价格差。据孙光梅介绍,去年1-10月,越南米到港均价为3162元/吨,而国内广州晚籼米均价则为4086元/吨,国内米比越南米每吨高出924元。因为国际粮价较低,国家正好利用这一机会进行收储,平抑国内价格。
李国祥也表示,大米和小麦一样,事实上已经过剩,有一段时间国内甚至都没有启动收购。之所以还要进口,其实是政府的一种主动行为,目的是增加储备量,稳定物价总水平。
这涉及到一个粮食自给率的问题。李国祥分析,自给率并不是越高越好,一味地追求产能,会造成土壤肥力下降、水土流失、资源耗竭等一系列问题,如果利用国际粮价较低时积极进口,对中国将是有利无害。因为中国有3万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由于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美元正在不断贬值,与其让如此巨额的外储躺着睡大觉,不如用来进口粮食。
粮价继续保持稳定
据了解,中国去年的谷物进口量,约相当于全球2.8亿吨谷物贸易量的5%,与韩国每年谷物进口量相当,还相当于日本谷物进口量的60%。
也正因为如此,世界上一些大型贸易公司都在努力从中国的粮食进口中分一杯羹。世界最大的粮食贸易商之一路易达孚将中国玉米进口的猛增描述为“改变格局的举动”。而日本贸易商社丸红则以53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美国私人谷物贸易商Gavilon及其债务,旨在为中国供应玉米。
但是,实际情况并不如国际粮商想象得那么美好。
玉米是结构性需求最大的,但价格并没有出现暴涨。根据吉林省双辽市鸿旺农牧业有限公司经理王洪博反映,当地的玉米收购价格与销售价格甚至已经出现倒挂。在当地,国家对玉米的挂牌收购价格是1.06元/斤,他们从农民手里收购玉米每斤要高七八分钱,达到1.12-1.13元/斤,而下游买家给出的价格则为1.2-1.3元/斤。
为何实际情况不像国际粮商预计的那么乐观,主要原因还是国家宏观调控。李国祥说,在粮食方面,国家储备充足,对市场的调节能力非常强。
另一方面,粮食产量的逐年递增也为粮价稳定上了“双保险”。虽然有媒体质疑,随着中国耕地资源的流失,中国的粮食生产正在逼近“拐点”。但是在孙光梅看来,由于现在种植条件、农药、化肥技术等都比以前成熟得多,对抗干旱、灾害天气也有了更多的经验,政策方面还能保证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所以产量下降的可能性不大,最多是增长放缓。
李国祥表示,未来,国家对粮价调控的目标很明确,就是稳定上涨,每一年都会上升,但幅度不会太大。一位大米经销商也告诉记者,过去几年的大米价格基本稳定,每年会上涨0.1元/斤-0.2元/斤,11月青黄不接的时候可能涨一点,但12月新米下来后价格就会回落。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