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20多次的公众咨询,1月16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梁振英在立法会宣读《施政报告》。这是2013年的香港政府工作计划总括,同时,作为第四届特区政府的首份施政纲领,《报告》将勾勒出未来5年政府的治港蓝图,备受各界关注。
45页、200段的报告,梁振英用2小时15分宣读完,依次涉及经济发展、房屋、社会福利、环保、教育、医疗、文娱和行政八大议题,其中针对房屋的政策成为着墨最多的焦点。
“过去一段时间,香港市民很清楚地告诉我们,我们特区确实积存比较多的深层问题,主要的当然不是全部,主要的有我们的房屋问题、贫穷问题、老年社会问题,以及环境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都要有比较高速度而又比较持续高速度的经济发展才可以让政府、让社会比较好地解决问题。”梁振英坦言。
和之前政府秉承的“大市场、小政府”不同,梁振英反复强调政府要“适度有为”。“我认为在市场可以发挥优势的时候,政府不应干预,只要提供公平竞争的平台。但当市场失效、未能发挥功能时,政府一定要有所作为。”
上任仅半年,梁振英已在两个敏感领域重拳出击:重压房屋炒卖,实施严苛的“双非”孕妇零配额。
政策推行需要财政支持,财政司司长曾俊华表示,下个月公布的财政预算案会给施政报告提供支援,政府对各项开支的一贯理财方针是“应花则花”。会否像去年那样每人豪派6000港元?曾俊华回答指没有“银子弹”(silver bullet)可以一次性解决所有的问题,但需要时会毫不犹豫用钱。
房屋:重中之重
“我,拍胸口答应大家,对政府来说每部分(政策)都很重要,但房屋问题一定是重中之重。”梁振英在宣读报告及其后记者会时4次用右手轻拍胸脯,做出“拍胸口”承诺的手势。
专业测量师出身的梁振英在竞选时便以解决房屋问题为卖点,但香港供地严重不足,解决积习非朝夕之功。梁振英说自己履新特首后几乎每天都和同事探讨房屋问题,有时周六日还开会加班。针对楼价偏高的问题,港府在近半年内火速推出了仅限香港人购买的:“港人港地”、加强版特别印花税和有史以来第一次引进针对海外买家的15%印花税。
此次《施政报告》定出的基调是“协助基层上楼、协助中产置业”。“上楼”为入住的通俗讲法,不论租用或购买。
报告合共提出17项措施增加房屋及土地供应,横跨短、中、长期。政府资助住房方面,公屋(即廉租房)和居屋(即经济适用房)同步推出,政府预计5年内会建成7.5万个公屋单位,2018年之后的5年总供应量则为10万个;会廉价售卖给基层家庭的居屋供应约为每年1.7万个。商品房方面,梁振英就现有盘源和土地供应节奏预计,未来3至4年共有6.7万个单位新推向市场。
这些数字意味着什么?政府数据称,过去5年公私营房屋建成量,平均每年只有2.48万个,每年推出的商品房更不足1万套。相比之下,未来10年每年的建成量,会显著增加。
但值得留意的是,现时公屋轮候册上有超过20万人,为历史最高;房屋空置率则为1997年之后新低,仅为4.3%。运输及房屋局局长张炳良强调,政府目标仍是公屋轮候平均三年可入住,且会以此来指导未来房屋供应量。公营房屋建设计划多是三四年后,为何短期内无法增加供应?张炳良回应指出,起地基需要1年,上盖建筑需要2.5年,再加上设计和地区咨询,落成需要较长时间。
远水难救近火,在报告宣读当日,地产界看到短期内没有解决供应不足的问题,有意售楼的业主即时调高售价。而有意买楼的市民无奈之下只能加速入市高价抢房,多个大型小区录得破纪录成交。
适度有为
楼市“救火”措施频频推出,上任来梁振英需要处理的另一处“火场”,是日渐激化的香港与内地的矛盾。处于风头浪尖的,为“双非”孕妇问题。
“‘双非’孕妇来港产子对香港的医疗、教育和其他服务造成压力。”梁振英说。他采取的办法是让医院停止接受“双非”孕妇的分娩预约申请,即“零双非配额”政策。他引述数据指出,非本地孕妇冲急症室分娩的情况已得到控制,去年12月仅有19宗:“我决定长期维持内地“双非”孕妇来港产子的零配额政策。同时,政府会循法律途径根本解决问题。”
至于已经拿到香港身份的20万“双非”儿童,梁振英表示会积极规划教育、住房、就业等议题,因为“每一个香港人,不管原居地、不管种族、不管宗教信仰,家是香港,我们700万人是一家”。
梁振英指的“适度有为”,除了打压影响香港人民生的异常情况,还包括多方鼓励优势产业的发展。金融、法律、航运、创新科技和检测认证产业被视为重点优势产业,会在政府现有架构之余成立新的研究机构思考如何进一步规划。例如金融业,梁振英担忧香港虽已荣升国际金融中心,但和伦敦、纽约等金融中心相比,比较单一,航运金融、债券市场等领域不算活跃。
金融发展局与经济发展委员会这两个跨界别、高规格的委员会在《施政报告》宣读翌日成立。金融发展局网罗中外金融机构高管,经济发展委员会则由香港、内地、台湾和新加坡的产业领袖组成。
民间声音
《施政报告》迎来的,并非一片赞美之词。
香港大学民意研究计划在《施政报告》宣读后以随机抽查的方式电话访问了1021名市民,发现只有36%的市民满意,明显低于前两任特首董建华(45%)和曾荫权(48%)的首份报告满意度。调查一并发现,18至29岁的市民对报告满意度偏低,同时这个群组有65%的人反对梁振英出任特首。
曾出席地区咨询会的香港市民谢齐礼向记者感慨,《施政报告》过于宽泛,看上去政策很多,但缺乏短期重点和具体执行措施,在宏大用词背后没有看到香港未来的方向。“《施政报告》确实有提及我之前建议的东涌新市镇规划,但说仍在研究阶段,也不知道研究到什么时候。”他略表失望。
早在12月11日晚,谢齐礼驱车一小时从东涌赶到柴湾,出席地区咨询会。港府例行在施政报告前向各界咨询,包括不同的政党、团体及普通市民。平时无处发言,咨询会成了市民直接向政府高官提建议的最佳契机。但当晚咨询会秩序多次被示威团体打乱,火力主要集中在梁振英本人的诚信问题。
和那些热血沸腾要反对政府的青年人不同,谢齐礼已经62岁,准备退休。他在东涌住了20多年,这个离机场最近的新市镇在过去10年有了很大改观。谢齐礼认为,东涌未来能抓住港珠澳大桥的机遇,用更多的政府资源来加速基建建设:“香港是块福地,但这几年发展有些停滞。别人都在向前跑,不抓住机遇就可惜了!”“30年后,香港65岁及以上的长者将由94万人急升至256万人,老年社会将为香港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新的负担,也会为政府服务和公共财政带来新的需要。”梁振英清楚前路并不通达,但他有信心。《施政报告》开篇语为:“香港人勤奋、拼搏、认真,有创业、敬业和法治精神。香港公务员优秀、高效、廉洁;香港司法独立,治安良好。香港有先进的交通运输和通讯建设,也有广泛而紧密的海内外人脉关系。这些都是香港极为优秀的条件。”
(应采访对象要求,谢齐礼为化名。)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