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康,著名财经专家,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他被誉为“中国最诚实、坚定的公共财政改革理念的推行者”,具有高屋建瓴、振聋发聩之力的改革思路引起了理论界和实际部门的高度重视。
他特别强调房产税的改革将有助于实现中国税制从间接税到直接税的转变,将更
有利于社会公平,有助于政府减少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形成更趋合理的公共财政机制。但是,也有人对他批评至极。譬如,华远地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任志强的“炮轰” “他是在糊弄老百姓!”。因为,任何和房子交易与持有有关的税收,一定会推高房价。房产税一定会体现在租金或房价中由消费者承担。
1月17日,贾康针对争议较大的房产税问题对IBTimes中文网(国际财经日报)谈了自己的看法。贾康自称“是力主推进改革又挨了不少骂的人”。他呼吁在这个问题上凝聚共识,从住宅高端及增量为主入手渐进改革,可以设计“老房老办法,新房新办法”,用不同的税务设计区别对待。
“房产税要从全局角度来看待,最大障碍来自既得利益格局的阻挠”
IBTimes中文网:国家税务总局总会计师汪康1月14日表示扩大试点还要经过更大范围的讨论。而你认为今年就应该扩大试点。同时政府在10年前就开始准备房产税,你认为在法理上也没有任何问题,那么直到现在还没有推出的原因是什么?
贾康:我是在研究者的定位上分析这一改革推进的逻辑,不涉及管理部门所讨论的具体时间表问题。
我认为,第一,我国的房产税改革只能是渐进的,不要期待很快地一下推到全局,必须允许进一步试验;第二,这一房产税改革应该是坚持只调节高端,若放弃这一要领,实际上改革就无法进行;第三,应推动政府管理部门更开明地披露相关信息,如已进行多年的物业税模拟空转的试点等方面的信息;最后,应引导社会各界更多做理性讨论。
IBTimes中文网:那么,我们到底该如何看待房产税改革?
贾康:讨论房产税改革,需要从服务全局的角度来看待几点问题。
一是房地产调控新政怎样具备应有的长效机制与制度建设方面的贡献。房地产业和建筑业一定是中国城镇化过程中的强大发展引擎和动力源,要严防这一支柱产业产生偏差,以及这种偏差造成对全局的负面效应和对业界健康发展形成杀伤力,这是服务全局的目标。
二是房产税改革一定要和分税制改革形成密切配套。我国的分税制改革于1994年实行而至今尚未真正在省以下落实。同时,十八大非常明确地提出加快财税改革,也非常明确地提出构建地方税体系,而房地产保有环节的税种就是地方需要大力培养的主力型税种之一,这是改革必须包含的重要考虑。
三是在收入分配方面,房产税能够调节收入分配格局中和重要环节上越来越突出的矛盾,如收入差距的扩大、分配过程中联系财富存量的调节机制的缺失等,房产税具有优化收入分配的经济杠杆功能。
IBTimes中文网:如此在你看来,目前房产税改革所面临的最大障碍是什么?
贾康:房地产行业仍旧是我国的支柱产业,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是其相关体制的改革需要很大的勇气,最大的障碍来自既得利益格局及其必然的阻挠。
我要强调,房产税作为单一一个税种不可能是万能的。一定要在顶层规划之下考虑方方面面的事项,很多点合在一起通盘协调,才是一个顶层配套部署。但我们显然不能因为房产税不能单独解决全局问题而否定它。
重庆、上海的试点出于“柔性切入”的考虑
IBTimes中文网:2011年以来,重庆和上海已经率先开启房产税试点工作。有观点认为,试点城市的房价依然坚挺,居高不下;房产税征税也只是给地方政府增加了少量的收入,对市场层面的影响更多的只是心理上,对此你认为开征房产税的可行性到底有多大?
贾康:不要只看开始时的年度增收额,房产税有更深更长远的意义。房地产调控应该追求的高水准成效,必然包括制度的建设,而建设制度必须先建框架。
在住房保有环节无税的情况下,不仅不利于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也制约全国省级以下财政体制的完善。地方税体系的构建和其他方方面面的配套改革,都有对税收方面的要求,已形成了一个愈益明显的制度有效供给的空缺。房产税制度的建设是要填补这个空缺的,它的影响是长远的。它是通过提供综合配套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推进全局性的改革。
如果只看到在这两个试点城市开始的时候,房价没有明显的下降就说房产税改革没有作用,是不对的。两地的方案都有"柔性切入"的考虑,力度上有意收敛而求减少对社会生活的震动,但即使如此,都可观察到对商品房市场上高端成交量和价位的沉稳化影响。
在两地试点中,上海是只涉及增量,重庆只是针对存量里面的最高端产品,即所谓的花园洋房、独立别墅,才有房产税的调节,而且还给了180平米的起征点,这样柔性切入之后,已经看到这两地高端的房地产市场上的价位趋于平稳,这就是它调节的效应。而且这种平稳还影响了人们的心理预期,这个预期上的影响今后会有更多的体现。
在实施方案中,上海基础税率上有0.4、0.6两档,在这一年度平均价格上再增加一倍的,就是相当于平均价两倍以上成交的产权房,要从按照高0.6%的税率进行征收。那么就带来了一个经济手段,在市场竞争中间引导供求双方博弈无形中使市场上的成交价趋向沉稳。
从这两地的试点效果来看,房产税无疑已带来了资源配置的优化效应,特别是上海以0.4%的从低税率把许多买主引向中心区的周边,产生了过去多年求之不得的土地利用格局优化效果。
税改第一年肯定是要先建框架。在这个框架之下,一步一步会使地方政府的财源潜力进一步表现出来。这需要以长远的发展眼光来看待。
针对很难将税金收上来的质疑,其实在重庆对别墅房就收得挺顺利,百分之九十九点几都收上来了,只有个别的实在找不到房主的人,现在没法儿去征税。但可以考虑满两年后公告社会:房主若再不出现,就将把这种不动产充公。
“土地出让金和房产税能并行不悖”
IBTimes中文网:现在有人认为,房产税和民众在购买七十年产权时的土地出让金有重复,许多专家学者都将其作为反对房产税的理由,你怎么看待这种观点?
贾康:土地使用费是地租,它的原理是国家依据土地终极所有权的经济权利决定了是地租的收取者。但是在地皮之上的不动产,包括消费住房保有环节税收,其原理所相关的权力是政治权力,即国家作为社会管理者凭借政治权利,在立法授权下强制地征税调节。
这两者之间是可以并行不悖、合理协调的,不是非此即彼、二者只能取其一的关系。所以问题的关键不是重复不重复,而在于重复搭配得合理不合理。如要说这是重复征收的话,那几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存在类似的重复征收情况。至于税收制度本身,复合税制也必然有重复问题,中国税制早已经形成了种税、多环节、多次征收的复合税制。
总之,我国在改革中已推出的“土地出让金”,其性质是土地使用权的价格,即凭借所有者身份对使用权持有人收取的地租;而房地产税,其性质是不动产保有环节上使用权持有人所必须缴纳的法定税负,收取者(国家)凭借的是社会管理者的政治权力。“租”与“税”两者是可以合理匹配、并行不悖的关系,不存在所谓不可克服的“法理障碍”和“不能容忍的重复征收”问题。至于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考虑采取老地老办法、新地新办法区别对待,在税务上作出必要的差异化。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