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 截至1月17日,沪深两市已经有62家公司对此前发布的业绩预告进行了修正。从具体情况来看,在62家公司中35家的业绩是预减和亏损的,其中有43家公司是向下修正业绩,仅有19家向上修正业绩。
有些公司业绩变化之大令人始料未及,例如
莱茵生物本来预告亏损最多在50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0万元,但修正后亏损最高达到了6750万元;另一家
领先科技本来预告亏损900万元,但是修正后盈利变成了2.796亿元。还有的公司大幅减亏玄机重重,像
联合化工就是在最后一个季度收到了政府补贴和税收返还的500多万元,大大减轻了亏损。
事实上,业绩预告来回修改已经成了这么多年上市公司财报公布之前的一道丑陋的风景,很多公司完全不会顾忌这种行为对市场的恶劣影响。更有甚者,有的上市公司连续数年都有过业绩修正的记录。
我们不愿恶意猜测这些公司的动机,对业绩预告进行修正对一些公司来说也是必要的,很多行业里的公司第四季度的经营情况确实会对业绩造成比较大的影响。不过,从每年这些修正业绩的公司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不正常的现象,尤其是其股票在市场上的表现,伴随着业绩修正也发生过很多不正常的变化,这就不能不让人在心中画上一个巨大的问号。
例如
中航精机业绩大幅修正上调了将近10倍,之前在业绩预增的背景下这只股票已经大幅走高,经过修正后,股票更是突飞猛进,这让市场上很多投资者难以准确把握这只股票的合理价值。通辽化工业绩修正后,股价一路狂跌,尤其是对于那些在业绩预告出来后买进股票的人,这种损失让人难以容忍。
在沪深两个交易所的上市规则中,要求下述三种情形出现时应及时进行业绩预告:净利润为负;净利润同比升或降50%以上;实现扭亏为盈。但是对于业绩预告的修正,只是说差异较大时进行修正,这只是泛泛的要求,并没有很具体的要求。这就导致很多上市公司在业绩预告和随后的修正中显得过于随意,而且并不在乎市场上投资者的感受,也就为他们玩业绩披露的花样上带来了诸多空子可钻,最终造成的结果是对二级市场股价翻云覆雨的影响。
作为监管机构,应该对这种业绩大幅变脸引起足够的重视,多年来这对投资者造成的伤害不可谓不大,尤其是那些在业绩预告后买入股票的投资者。另外更值得警惕的是,这背后很难说不存在一些有意为之的因素,那么股价大幅波动的背后更值得怀疑。
证券市场立市之本乃是诚信,频繁大规模的业绩“变脸”首先就让人感觉毫无诚信可言,投资者买入股票对上市公而言本就是一种信托责任,因此上市公司对待信任也应该严肃。若说有大批的公司在四季度的业绩会大幅扭转全年的业绩走向,用元芳的话说“这其中必有蹊跷”。
上市公司频频失信必将导致投资者对市场的不信任,股票市场已经长期积弱,投资者信心皆无,如果任由那种自己都无法相信的业绩修正公告出现,如果再不对此进行规范,将会极大地伤害到资本市场,丢脸的也必将是这个资本市场。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