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高基尼系数是经济高速发展的常见现象,是市场有效配置资源的自然结果,它并不可怕。但是,笔者对此观点难以认同,更无法抑制内心的惶恐,当然令人害怕的并非数字本身,而是它背后折射的尖锐现实——严重的贫富悬殊、看不到希望的收入分配机制。
基尼系数是衡量社会收入差距和分配公平的风向标,但中国官方对此似乎讳莫如深,自从2000年以来就再也没有基尼系数的官方数据出炉。与官方的三缄其口相反,民间对于基尼系数的猜想从未停止过,普遍的看法是已经超过0.5,不过真实情况似乎要更严峻些。近日西南财经(相关:理财 证券)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公布了一项研究成果,中国基尼系数高达0.61。
基尼系数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创立,用来衡量收入分配公平程度,其值在0到1之间,越趋近于0表示分配越公平,越趋近于1则表示分配越不公正。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全球基尼系数平均值为0.44,超0.5的国家不多于10个。0.61的基尼系数,堪称世界罕见了。
西南财经大学的甘犁教授告诉我们,高基尼系数是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的常见现象,是市场有效配置资源的自然结果,它并不可怕。但是,笔者对甘教授的观点难以认同,更无法抑制内心的惶恐,当然令人害怕的并非数字本身,而是它背后折射的尖锐现实——严重的贫富悬殊、看不到希望的收入分配机制。
何谓市场有效配置资源导致高基尼系数?以笔者的粗浅理解,意思大概是人的能力各有不同,能力强的赚钱多就富裕,能力差的赚钱少就贫穷,财富主要由强者创造,亦当归强者支配,唯有如此才能激活经济,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对于上述观点,笔者当然不反对,不过中国的贫富差距真的是市场配置资源的结果吗?
如果不是官场上的表哥、房叔频繁出现,如果不是权钱联盟的丑闻屡爆,或许我们不会怀疑财富的创造皆源于智慧和勤奋;若非太多的萝卜招聘,若非太多的权力世袭,或许我们会始终认为自己的失意是因为能力不济。有研究把中国的富人分为三类,清清白白靠着勤奋和智慧起家的、靠与权力结盟发财的、权力阶层,请问,除了第一类人,哪个是市场有效配置资源的结果?以笔者的观点,中国的贫富差距,三分归于市场,七分归于制度不公。
此外,政府缺乏给收入分配制度纠偏的诚意、勇气和动力。既得利益集团盘根错节,撼动起来难以上青天,更何况主要的既得利益群体大家不得而知,他们有什么理由去改革呢?这从养老金并轨、官员财产公开两项改革之艰难可见一斑。
除了限制既得利益集团,专家指出的另一个缓解贫富差距的办法是二次分配,通过转移支付等方式来帮助低收入者,可惜,我们的政府财政收入连年增长,却热衷于大兴土木、大搞投资,对于改善民生则是踯躅不前。
中国缔造了一个0.61的基尼系数,世所罕见,甚至被称为世界唯一的。这不是尊重效率的结果,是纵容权力和贪腐的代价,更糟糕的是,我们还看不到改善的希望,那么有什么理由不惶恐?(作者:甄一梦)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