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结余2.3万亿 做实个人账户试点省收不抵支
本报记者 孟俊莲 北京报道
“你还没到退休年龄呢,这个问题别问了,到时候会有办法解决的。”1月25日,当记者电话咨询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金(下称“养老金”)个人账户空账问题时,北京东城区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的一名工作人员如是表示。
当日上午,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下称“人保部”)2012年第四季度新闻发布会上,人保部政策研究司司长、新闻发言人尹成基向外界通报了社会保障的总体情况,其中,将研究养老金全国统筹办法、研究养老金的投资运营和保值增值等均被列进2013年工作安排中。
《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对于目前争论激烈的养老金个人账户空账和双轨制改革的问题,不管是在总结2012年社会保障工作还是在2013年工作安排方面都未被提及。
争议做实个人账户
“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金(即养老金)总收入19693亿元,总支出15502亿元,当期结余4191亿元,累计结余23667亿元。”1月25日,尹成基在人保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了这一数据。据介绍,2012年底,全国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的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为2.846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8.4%;总支出22063.1亿元,增长22.2%,全面完成了2012年的社会保险扩面征缴任务。
不过,虽然养老金累计结余2.3万亿元,但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于2012年12月17日发布的《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2年》显示,2011年全国14个地区养老金亏空700多亿元,而保险个人账户空账更是达到2.2万亿元。
“对于个人空账的问题,我们也没办法向你解释太多,但你现在担心也没用,到时候总有办法解决的。”1月25日,上述社保员工表示。
与该工作人员给出的回答类似,有专家也表示,虽然养老金个人账户空账运行,但并不影响目前养老金的发放。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个人账户空账与养老金亏空不是一回事,它潜在影响的是未来,即未来老龄化带来的制度支付能力和下一代人的缴费压力。
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唐钧也持此观点,认为多数个人账户只是一个名义账户,等到人们退休时,政府会按照社会统筹加个人账户的计算公式来发放退休金。因此他认为,“做实个人账户在当前的社会经济背景下,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但经济学家王福重却不这么认为。1月24日,他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个人账户属于个人所有,个人有权随时取出、使用,不经所有人同意,任何人无权挪用。但由于历史原因,目前个人账户被挪用以支付已退休人员养老金的发放,但这种做法是不合理,甚至是不合法的。
“现在没问题,是因为挪用了,谁能保证现在的空账,在未来能做实?如果将来发生了支付危机,如何应对?必须立即着手解决。”王福重表示。
试点省收不抵支
实际上,从2001年起,做实养老金个人账户的试点工作就已经开始,辽宁成为第一个试点的省份,此后扩展到吉林、黑龙江、山东、山西、江苏、河南、上海等13个省市。但是,在试点十多年后,做实个人账户的工作几乎陷入停滞。
资料显示,在辽宁试点“做实”个人账户3年后,由于个人账户资金不能再被挪用,辽宁出现了当期统筹部分的资金不足以发放养老金的实际情况。为了弥补当期支付形成的支出缺口,当时国家和地方财政分别承担了缺口部分的75%和25%。自2001年至2003年中央财政每年定额补助辽宁14.4亿元。
但此后缺口越来越大,依赖中央财政也难以维系庞大的养老金支付体系,于是在参与“做实”试点7年之后,辽宁省经国务院同意后,开始每年借支不超过3/8的个人账户基金用于发放养老金,并持续至今。
来自辽宁省社保中心的数据显示,2011年,辽宁当年养老金统筹账户征缴收入472.5亿元,支出782.7亿元,缺口310.2亿元。而2010年时该数字是297.6亿元,缺口逐年增大。
此外,上海做实个人账户也无明显进展。根据公开的数据,上海2007至2010年做实个人账户资金累计金额分别为68.14亿、102.22亿、104.34亿、106.29亿,增长日渐缓慢。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