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姐”天量房产与雾霾中的权力
2013年02月01日02:34
来源:第一财经网站
北京警方昨天发布了一个消息,令人瞠目结舌。根据警方的通报,陕西“房姐”龚爱爱在京拥有41套房产,近1万平方米。一个不发达地区县级农商行副行长在京房产的大起底,着实让人愕然。目前,龚爱爱利用违法办理的北京户口及身份证购买的房产和轿车已被查封。
近万平米的房产,这是个什么概念?若按2万~3万元/平方米来算,龚爱爱在京拥有房产的总价值就是在2亿至3亿元。如此天文数字,无怪乎触动了很多人。巨额资产加上多个户口,这个县级银行副行长演绎的是一出神秘大戏,也是一出让人慨叹之戏。
“房姐”龚爱爱至今下落不明,其名下巨额资产的来源也模糊不清,留给社会一个很大的悬念。已经涉嫌触犯法律的“房姐”,她名下财产本身是不是也有灰色意味,抑或存在不法资产?这个悬念,有待于警方一一破解。现实比影视剧本更离奇、更精彩,也算是今日中国社会一道奇特的风景线。
近来,所谓的“房”氏家族一再亮相。“房姐”、“房叔”、“房妹”等接连登场,给公众留下了丑陋的印象。今天的社会现实是,许多年轻人为了买一套房子而处于焦虑当中,许多民众为了改善住宅条件非常辛苦,这更容易和“房”氏家族的阔绰形成巨大反差。那些手握多套甚至几十套房产的“房”字辈,要么借权力裹挟财富,要么是资产来路不明,引来诸多的埋怨和指责。
不得不说,“房姐”、“房叔”、“房妹”们的故事,还都是个案,还只是在某些条件下偶然暴露出来的,诸多舆论关心的是,除了这些个案,全局的情形是怎样的呢?有理由怀疑,目前已经呈现出的个案,或许只是“房”氏家族整体图景的冰山一角。
这样的疑虑值得深思。首先,这里边,或会有不少腐败线索;其次,户籍管理上的某些混乱,使得部分人真实的财富数据变得模糊,居民收入的差距,或许远较目前所统计的数字要大;另外,所谓“房”氏家族的乱象表明,权力仍在雾霾中,针对权力的约束仍然任重道远。
广州“房叔”蔡彬一案甚为典型。这个广州市番禺区城管部门的官员,拥有房产达20多套,后被查发现有包括受贿在内的众多问题,进而被“双规”。一个公务人员(包括官员)的阳光财产大抵是可以推算的,当这样一个级别的官员房产多到不可思议时,腐败的可能性会大大上升。
寻找“房”氏家族的腐败线索,不能被动等待,应该打主动仗。当“房姐”龚爱爱在京拥有41套房产的消息被警方通报后,即有人追问,各个城市大大小小的楼群里,是不是还藏着其他的“房叔”和“房姐”呢?这反映了民众的呼声,希望纪检乃至司法机构,能够主动深挖线索,而不是被动地等个案的暴露。寻找此类腐败线索,至少在技术层面,并不困难。
同时,如果“房叔”、“房姐”们的数量不在少数的话,定然会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产生负面影响。户口可以是假的,个人的财富数据是可以隐藏的,则是公众从“房叔”、“房姐”们身上学到的一个现实“知识”。在一定意义上,这也反映出一种可能性,即财富阶层的数据在经过处理之后,不再真实。居民间收入的差距,因此比大家想象或理解的要大。倘若真如此,这又是一个可怕的事实。
追根溯底,“房叔”、“房姐”们的乱象,仍是跟权力软约束的现状密切相关。只要“权力”被搞定,户口管理就可以随意;只要权力得不到约束,房产领域就仍是乱象迭出的所在。减少、杜绝“房叔”们的生存空间,就是要“把权力关进笼子里”。舆论在愕然于“房姐”天量财富的同时,更要看到权力被扭曲、软约束的本质。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