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建华:应对雾霾灾害应先诊断清楚成因
年末岁首,中国南北一大批城市遭遇雾霾之苦。
面对来自公众和舆论的巨大压力,有些地方的政府官员为了表现他们是在做事情的,习惯于匆匆出台一些“力度很大”的社会动员举措(非常不幸的是这一类举措不少是属于“过度动员”范畴,运行的社会代价十分之大),效果却极为有限(如果说还是有一点的话),更多举措还是着眼于其明显的“社会显示度”。
环境科学有一个特点,没有任何两个案例是一模一样的,每一个案例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一定的独特性,每一个具体案例也必须找到具有独特性的应对措施。现在面对阴霾天气,各地政府相关部门几乎毫无例外地采取工厂停产、车辆停驶等措施来应对,其效果如何?
绝大多数措施的效果都没有进行事后评估。当然也有例外,例如2008奥运会期间,北京市宣布过空气质量天天达标,一级天占50%以上。这个数据,和市民在那一有限时间段内的感受基本吻合。当时,北京市政府用行政手段关停北京及周边部分工厂,长达两个月实行单双号限行。而且在中央政府的统一政令之下,北京周边的省市也步调一致地采取了极为严格的“奥运保障措施”。这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彼时彼地的“蓝天计划”能实现。而在那样一种特定条件下的一整套动用社会资源的超常态举措没有任何可持续性,在时间和空间上都不具备可复制性。
听得一位做城市管理工作的领导同志问,日本东京的机动车保有量是我们的几倍,面积也不比我们大,为什么他们没有雾霾?我还要加一个问题,这几年各地政府投了大量的财力物力,对于大型燃煤装置进行脱硫技术改造,其地域内的二氧化硫排放总量都已有显著下降。为什么PM2.5数字还屡屡“爆表”?
我们的东南沿海城市出现雾霾,许多日子里都和一定的大气环流模式相联系。近日在报上见到工程院院士,国家环境咨询委员会委员一位教授说,根据环保部门统计,上海、北京的PM2.5有20%至25%来自区域传输,在极端天气条件下,这一比例有可能达到三成以上。那么,为什么就没有人想到去收集一下大气颗粒,搞清楚“它们是谁”、“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
面对越来越频繁发生的雾霾灾害,是否应先组织相关专业人士,诊断一下雾霾成因,然后再确定治理方案?
诚然,对这样一个复杂的环境问题,眼下的科学积累、技术储备或许还不够充分,一时还不能做到精确诊断其成因。但总不可以什么诊断也不做,听得有人嚷嚷,就急着把病人架到手术台上动手术吧。
作者系环境科学学者
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沈建华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