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海宁
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国三油品的硫含量是欧洲的15倍。
中石化高调宣布将要升级油品。一位国有炼油企业技术人士称,将汽柴油标准从国三提升到国四,每吨增加的成本约为160至200元,很大一部分将直接体现在油价上,由消费者买单。上述人士称,消费者需承担70%至80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
中石化高调宣布将升级油品之后,不少网友推测,油品升级将伴随油价上涨,而消费者将是最终买单者。从业内人士透露的“70%成本需消费者买单”来看,的确如此。显然,国内消费者对此会很有意见:机动车排污影响空气质量是多种原因造成的,凭什么让消费者成为油品升级新增成本的最大承担者?
这里涉及两类消费者:一类是有车一族,即汽车消费者;一类是其他商品消费者。油品升级之后,不仅汽车消费者用车养车成本会增加,而且由于油品升级成本会转嫁到商品中,自然也会拉高物价增加其他商品的消费成本。因此,让消费者主要为油品升级成本买单还需要三思。
由于路桥收费、油价、购置税高等原因,国内消费者用车成本不断增加。如果把油品升级成本转嫁给消费者,国内消费者用车成本更大。尽管消费者在享受用车方便的同时污染了空气,理应承担改善空气质量的责任,但却不应该承担70%的油品升级成本。
无论是汽车消费者,还是其他商品消费者,都不是“大款”,没有经济能力承担太多额外成本。如果让消费者承担70%至80%的油品升级成本,等于是说,对油品质量同样负有很大责任的石油企业和相关部门,一共只承担了20%~30%的成本,这样的成本分摊比例显然不合理。
目前,除北京使用成品油京标准(即欧)外,少数地方实行国标准,多数地方均实行国标准。之所以如此,据说原因是油品标准不够,而标准不够的原因则是石油巨头实际掌握着标准制定权如果油品升级,则会增加石油企业的投入并影响产量,所以,机动车污染空气的主要“凶手”其实是石油企业。
因此,最应该承担油品升级成本的是“两桶油”。而且,“两桶油”垄断了大部分原油进口、炼化、批发、零售等业务。既然“两桶油”获得垄断的好处,就应该承担油品升级的成本。再说,油品升级主要是设备改造,而设备改造基本上是一次性投入业内专家称油品升级技术难度不大,成本也不高。
作为政府部门,显然,更应该承担油品升级成本,通过减税或财政补贴推动油品升级。这是因为,其一,各级政府从汽车产业获得巨大收益,既然受益就应承担责任;其二,空气污染以及油品标准不够,归根结底责任在监管部门;其三,政府多承担责任可减少消费者负担,避免油品升级刺激物价上涨。
据悉,国外油品升级由国家税收、生产者和消费者三方面共同承担。北京油品升级成本也是由政府、消费者和企业共同承担。已经有这样的先例,岂能让消费者承担70%至80%成本?
环保部专家建议,油品升级的新增成本,由炼厂承担1/3、财政承担1/3、社会承担1/3。这一建议基本与国际接轨。但考虑到国内税费已经很高,汽车消费者和其他商品消费者负担已经很重,笔者以为,炼油企业和财政应该分别承担35%~40%,消费者应承担20%左右的新增成本。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无论是油品升级成本,还是成品油价格成本,都必须详细公开。这既是保障消费者知情权、监督权,也能避免石油巨头夸大成本和亏损把财政补贴变成企业利润,还能防止油价调整损害整个社会利益。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