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RQFII东风部分基金香港子公司实现盈利
2013年02月20日01:58
来源: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原标题 [借RQFII东风部分基金香港子公司实现盈利]
⊙记者 安仲文 ○编辑 王诚诚
内地基金公司香港子公司业务开闸四年后,一些基金公司设立的香港子公司开始渡过成本投入的烧钱阶段。记者获悉,部分基金公司旗下的香港子公司业务从今年开始进入盈利期,而去年以来RQFII业务的迅猛发展则是提高香港子公司盈利能力的关键因素。
权威人士向《上海证券报》透露,南方、华夏等大型基金公司旗下的中国香港子公司去年都已经实现了盈亏平衡,成本投入期已经过去,预计这些基金公司香港业务从2013年起将进入盈利阶段,并将对基金公司净利润产生一定程度的贡献。
上述人士认为,基金公司在香港的子公司业务此前一直在夹缝中生存,但去年RQFII业务迅猛发展、境外投资者追捧等因素给上述公司业务带来发展活力,并成为基金公司香港子公司盈亏平衡的关键因素,尤其随着跟踪A股指数的RQFII ETF的推出,基金公司香港子公司的盈利能力得到了增强。
去年7月份以来,华夏、南方、易方达、嘉实等基金公司的香港子公司先后推出4只RQFII-ETF,这种跟踪A股指数的RQFII产品在香港市场出现后立即吸引了投资者关注,由于境外人民币资金对上述RQFII产品的认购异常踊跃,以致多只产品出现了“一日售罄”。其中易方达旗下首只追踪A股指数的RQFII ETF——易方达中证100A股指数ETF,发行首日即售罄,而南方东英8月初推出新华富时A50ETF,首批50亿元和增加的20亿元人民币额度也均在极短的时间内用尽。彼时,由于当时额度已经全部用尽,南方东英一度发出暂停申购南方富时中国A50ETF的紧急通告。
另据公开数据显示,截至今年年初,基金公司香港子公司所获得的RQFII总额度约为600亿元,南方、华夏的额度均在150亿以上,易方达香港子公司的额度也在120亿左右,这三家大型基金公司获得的额度接近三分之二的市场份额。上述公司成为香港国际化业务竞争中有利的一方,也更容易进入盈利阶段。
不过由于基金公司香港子公司业务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RQFII业务,这意味着各家香港子公司业务的发展并不均衡,仍处于烧钱阶段的基金公司依然不少。深圳一家基金公司高管人士向记者指出,中小型基金公司如果希望进军香港,必须做好烧钱的心理准备,香港子公司业务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需要内地母公司的资金支持,因此缺乏财力支持的中小基金公司在香港市场可能面临更大的困难。
值得一提的是,自2008年,南方、华夏等基金公司先后在香港设立子公司业务后,截至目前,已有15家内地基金公司开设了香港子公司,但先行进入的大型基金公司可能更具备营销优势,后期进入的中小基金公司面临着较大的运作难度。北京一家基金公司人士接受本报采访时指出,香港等境外投资者对内地中资机构较为陌生,银行的销售团体需要用更多时间去介绍内地基金公司,这可能会增加RQFII产品的销售难度,此外,内地中资机构产品同质化情况愈加严重,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市场分化。 (来源:上海证券报)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