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岩气开发难题系列报道之三
第二轮页岩气招标的落幕,并没有令各路资本押宝页岩气止步。
近日,没有直接参与招标的四川民企宏华集团以与神华地质勘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神华地勘)合作的方式,曲线进入页岩气开发领域。与此同时,美国页岩气“巨鳄”Carrizo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公司也跃跃欲试,想通过技术合作从中国页岩气市场分得杯羹。
不过,值得警惕的是,当前页岩气勘探开发中存在“虚火”成分。《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一些企业跨界进军页岩气有着更多“画大饼”式的炒作成分,一些地方也出现一哄而上、跑马圈地、炒作矿权的苗头,而拿出“真金白银”付诸勘探开发的则很少。
虚火
从无到“一哄而上”
2月14日,国内知名石油钻机生产商四川宏华集团宣布与
中国神华集团全资子公司神华地勘正式签署非常规天然气勘探开发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在合作过程中,神华地勘将提供管理和工程费用,宏华集团提供操作人员和设备,承担工程作业施工,并且负责为神华地勘提供员工相关的技术培训和技术支持。
对于宏华而言,这无疑是“曲线”进入中国页岩气开发领域的好机会。就在刚落幕的页岩气第二轮招标中,神华地勘成功中标湖南保靖页岩气区块,该区块面积达到了1189.72平方公里,计划勘查总投入为8.7亿元左右。宏华提出力争2013年销售额超过100亿元。
像宏华这样押宝页岩气的企业并不在少数。从2011年开始,国土资源部先后两次以招标方式出让页岩气探矿权,在好政策、有利前景的吸引下,我国迅速掀起了页岩气“热”,尤其是第二轮招标吸引到三大国有油企以及民营企业、地方国企和非油气央企等近百家单位参与角逐。
但是,这股热潮有着更多一哄而上、“画大饼”式的炒作成分。以大唐集团控股的
华银电力为例,2012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亏损高达4.9亿元,面临被ST的厄运。但借助竞标页岩气在资本市场上着实火了一把,连续6天上涨,累计涨幅高达46%。“对于近几年资产负债率高企的华银电力来说,27亿元的巨额资金从何而来?进军页岩气更像是在给投资者"画饼"。”业内人士质疑说。还有以经营房地产业务为主的
中天城投宣布参与页岩气招标的公告一出,股价便应声大涨。
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主任张大伟强调,警惕页岩气产业发展过程中的“虚火”,避免一哄而上,非理性开发。在他看来,目前页岩气“热”只是热在口头上,会议多、考察多、文章多,而真正拿出“真金白银”付诸勘探开发的很少。在地质勘查投入上,我国常规油气勘探每年投入约660亿元,而页岩气调查评价和勘探累计投入不足70亿元。与国外相比,美国页岩气从2009年到2010年仅引进外资多达227亿美元,而我国去年投入页岩气领域不到100亿元,远不能满足需求。
记者在去年页岩气区块招标的中标企业名单上看到,19家企业都没有从事石油、天然气等传统油气开发经验,有2家为民营企业,4家是在投标前两三个月成立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马永生说,我国的页岩气埋藏深,大多集中在崇山峻岭,开采难度大。美国一口页岩气井成本约300万美元,而我国要比美国高出3到5倍。
风险
外企挟技术虎视眈眈
在国内企业“一哄而上”的同时,外企也是跃跃欲试,想通过技术合作从中国页岩气市场分得一杯羹。
继壳牌、BP、康菲等大型国际石油公司成功试水我国页岩气产业之后,美国页岩气“巨鳄”Carrizo公司也将注意力投向了中国市场。其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约翰逊·奇普此前透露,希望参与中国页岩气开发,或将和
海默科技一起参与未来国内页岩气招标,也可能借鉴康菲的做法,为国内页岩气区块拥有者提供钻井、数据检测等勘探开发技术服务。
中国能源战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震告诉记者,我国页岩气储量丰富,且政府连续出台鼓励扶持政策,这让掌握先进勘探开发技术,且在本国利润逐渐被压缩的国外企业看到了机会。
记者在去年12月由中国能源网主办的非常规油气峰会上看到,这次“民间论坛”竟吸引了美国大使馆能源处、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北京办公室、波兰大使馆经济处等机构,以及哈里伯顿、苏伊士环能集团、贝克休斯等多家企业参加,他们在会上发表观点、询问政策、寻求合作,表现活跃。
据了解,外资进入中国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单纯提供技术服务的,二是承担技术服务又拥有油气资源。外企和中国在页岩气开发方面的合作模式可分为技术承包和合资成立企业两种。
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李玉喜认为,我国可以积极引进国外技术,在页岩气勘探开发初期,鼓励与国外有经验的公司合作,引进实验测试、水平钻井、测井、固井和压裂等技术有利于我国页岩气开发。但在鼓励积极利用外企技术的同时,也要警惕对外企形成过度依赖。
张大伟也指出,鼓励外企进入相当于“市场换技术”策略,但要警惕“技术没学到,市场也没了”。
页岩气作为独立矿种,目前国家仍没有制定与外企合作方面的相关政策法规,这已经严重影响目前中方企业与外企在技术研究、勘探开发等方面的合作。中方企业无法向外管局申请到外汇账户,外资无法进入中方企业账户,导致一些项目无法开展。页岩气领域的对外合作没有成熟的审批流程,部门之间职权责任仍未明确。
中石化非常规能源处高级工程师周德华介绍说,中石化与外企的合作模式当前处于前期联合研究阶段,外企开展地勘工作,并承担全部风险,后期产品利润分成用协议约定。目前国内与页岩气对外合作相关的政策、实施细则等没有成熟明确的指导意见。双方协议如与政府未来政策不一致会导致纠纷,届时如果外企提出国际仲裁,中方必然败诉。
前景
投资价值预期不明
业界专家认为,页岩气既是未来我国天然气来源的重要支柱,又是推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调整和油气制度改革的突破口。开发页岩气对降低我国能源对外依存度,增强在国际能源、地缘政治中的话语权意义重大。
但记者采访中发现,尽管在已经举行的两次页岩气探矿权招标过程中,央企、民企、外企虽然热情高涨,但页岩气投资在经济价值上的不确定性仍为业内共识。
一家民营房地产企业负责人雏信中告诉记者,投资页岩气究竟是馅饼还是陷阱目前还是个未知数。“中标不中标,对我们而言都是难题。不中,可能就错过了转型进入能源行业的好机会;一旦中标,后期还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将来能不能收回投资都难说。”在雏信中看来,投资页岩气对民企而言仍然风险很大。
参与第二次竞标另一位民营企业人士告诉记者,“现在出让的招标区块都是在"三桶油"已登记的区块之外,不仅区块小,而且油气保存条件不好,开采难度大。央企圈占着优质资源不开发,却主要开采常规天然油气资源。”在他看来,这样的情况并不利于页岩气开发,“应当把三大油常规油气田范围内的部分优质页岩气资源拿出来。”
该人士告诉记者,民营资本进入页岩气市场,“心里最没底的是等开采出来,收益分配有没有保障,国家需要从体制上进一步打破垄断。”
延长石油集团总地质师王香增则担心有公司借投资之机进行投机炒作行为,他认为有些上市公司本身并不掌握页岩气勘探与开发技术,竞得区块后或转让,或引进外资,这些行为会影响真正有实力的企业进驻页岩气市场。
中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教授张抗则指出,“三桶油”已登记的区块,其中许多地方长期投入的工作量少,地块被闲置,监管不到位。目前所划出的页岩气招标区块对于刚开始创业的非油企业来说,并不是一个理想的选区。如何促进石油国企加大区块上的投入,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者:王璐 高伟 程士华 王春雨 北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