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业注入外力
2013年02月23日09:59
来源:第一财经网站
不久以后,个人投资者将可以买到更多机构发行的公募基金,这些机构包括大型私募基金公司、券商、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甚至一些创投机构。
现在,只有公募基金公司可以发行公募产品。公募基金面向大众,可以公开宣传,门槛只有1000元,合同标准化,并且信息很透明。公募产品每天都会发布净值,每个季度还会披露报告,详细说明资产的配置状况和重仓的品种等信息。
除了公募基金公司外,目前其他的资产管理机构只能在定向、集合等私募产品领域做文章,投资门槛在几万元甚至上百万元以上。
就在本周一,证监会发布了一条新规定,6月1日以后将放行更多具备资格的资产管理机构发行公募基金的限制,这也是对中国的金融机构分业监管和牌照控制的进一步放松之举。
公募基金竞争者增多,使得大众投资者可能买到更多优秀的基金产品,竞争也可能促进费用降低,创新型工具产品的增加。
私募基金公司具有创造绝对收益的基因,保险资产公司擅长做固定收益产品,券商具有强悍的投研力量和足够的灵活度,这些机构如果发行公募产品,是否会给行业带来不一样的气象?
当然,也不要过度乐观。
中国的公募基金市场发展似乎遇到了极大瓶颈。得益于2007年那波股票市场超级牛市,储蓄搬家使得中国公募基金规模迅速达到了最高峰,之后的几年,虽然基金只数在不断扩张,但总规模始终稳定停留在3万亿元之下。
与公募基金产品竞争的,主要是储蓄和银行理财产品。这几年股市的疲弱,使得公募基金的吸引力下降,更多的资金涌到了银行理财产品上。公募基金也做了一些创新,在债券型和货币型产品上提高了产品的吸引力,并获得了一定效果。
在去年底,公募基金发行由审批转为备案制,这不仅能缩短发行周期,而且对于产品创新大有裨益。在这种形势下,对市场需求的把握能力,对基金公司已越发重要。
在公募基金领域,另一项需要被打破的是银行的垄断。银行几乎掌控了公募基金的销售和托管市场,议价能力太强。这几年,基金公司发展网络直销,第三方独立销售公司出现,保险、券商基金销售渠道的拓展,都在试图打破这种格局。
作者:于百程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