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檀:城镇化的核心动力是市场化
2013年02月25日00:49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原标题 [叶檀:城镇化的核心动力是市场化]
城镇化是市场扩张后自然产生的结果,而非投资到一定规模后突破新的投资瓶颈的药方。
全球各地的城镇化各不相同,有如亚特兰大的摊大饼模式,有如柏林的拆除高速公路建立人性文化都市模式,也有如洛杉矶人口增加自然延展的模式。
城镇化离不开政府之手,但其核心动力是市场化。
柏林、旧金山等城市,整个建筑风格非常统一,城市规划署仔细审核每一幢建筑的风格、大小,以免建成后成为城市的累赘。进一步说,城市到底是靠汽车运转,还是靠公共轨道交通运转,也各不相同,除纽约有庞大的轨道交通外,美国各大城市几乎都是汽车轮子上的城市,高速公路成为城市的主动脉,延续了以往美国地大人少时期的城市发展模式。
目前,在人口稠密的经济区域到底要不要建轨道交通,成为争论的焦点。以奥巴马为首的支持派希望能够让美国赶上全球高铁时代的步伐,决心在未来25年要让80%的美国人获得高速铁路的覆盖。但美国州政府与选民并不买账,佛罗里达州政府以难以承担超支为由,率先否决从坦帕到奥兰多的高铁计划,该决定得到佛州高院支持。虽然26亿美元的预算由联邦政府承担24亿美元。
经济发达的加州成为吃螃蟹者,2012年7月6日,加州参议院以21票对16票通过高铁首期工程启动的资金提案,为2013年动工、预定2030年完成,总造价高达680亿美元高铁项目清除最后障碍。9月19日,美国加州高铁局公布,耗资达680亿美元的高铁计划第一期工程获得美国联邦铁路管理署的批准。虽然很多人在未开工之前已经宣布这是注定失败的小白鼠实验,但通过程序审核使批评者只能眼看着高铁兴建。程序正义为政府的行为划定了明确的边界。
发达国家严密的城市规划,使城市规划学大有用武之地,从人口、智能、清洁、交通、水利等各个方面加以研究,这使得城市规划成为一个大型的系统工程,其科学性大大增强,从研究机构到政府规划署,形成了庞大的有机整体。
城市规划也有失败的教训足以吸取。举个简单的例子,高铁车站到底应该建在人流密集区域,还是建立在郊外以凝聚成新的城镇,其中大有讲究。
我国的高铁车站大都建在郊区,地方政府试图以此形成新的经济引擎,并拉高当地的房价。确实有成功的例子如南京站,但多数高铁站周边空空荡荡,荒无人烟。在南加州大学城市发展研讨会的公开课上,以法国北部古城皮卡第为例,该城的高铁站设立在两座小城市之间的甜菜地里,因人流稀少不得不停止运营。而法国里昂靠近机场的圣修伯里车站,无法与人流密集的市中心车站竞争。这是异想天开以为轨道交通必然带动经济与人流的负面例子。
无论规划是否科学,毫无疑问,城镇化的核心动力是市场化。
洛杉矶与旧金山周边的小城不断被开发,主要是移民越来越多,经济越来越发达。旧金山周边的硅谷已经成为城市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移民还在源源不断地进入。
此时,起到关键作用的是开发商,当开发商意识到当地人流开始聚集,需要住宅与商业设施时,就会不断开发,以获得市场验证。如果人们欢迎这个新区,开发商将获得充足的动力,相反,如果人们抛弃这个新区,开发商就不得不吞咽失利的苦果。不仅在旧金山周边,在盐湖城周边的滑雪圣地帕克城,在冬奥会后富裕群体大量聚集购买旅游房产,使当地成为美国有名的高房价区域。一年冬夏两季人流众多。
这是市场化与民众自由选择的结果,政府不可能为了拉高新区房价迁入行政中心,更不可能无端拆除已有人气的旧贸易中心,强迫商户搬入新建中心。仅保护产权打官司一条,就能够让政府焦头烂额。
有规划、市场主导的城镇化在细节处也有可能失败,但无规划、完全由政府主导的城镇化,存在不可逆的现象,一旦出现大局上失误,对城市未来数百年的发展,都是毁灭性打击。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