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央行货币政策收紧的时机未到?
今天(26日)中国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从银行体系回笼50亿元资金,此次资金回笼也是上周大规模回笼行动的延续。因此市场有声音猜测,这是否意味着中国央行的货币政策开始收紧?
中国央行上周通过公开市场操作从银行体系回笼了创纪录的9100亿元资金,这也是自2012年6月以来首次开展28天和91天期正回购。这种流动性回笼产生的作用相当于银行业存款准备金率被整整上调了1个百分点。
然而,上周资金回笼的部分原因是由于春节假期因素。假期前一周,中国央行向银行业注入了人民币6620亿元的资金,以满足市场对现金的需求。而假期结束后,央行回笼资金一定程度上仅仅是在收回额外的流动性。
此外,央行实施资金回笼的原因可能还包括过去数月的数据显示经济回暖,再加上从食品到房地产的各种商品价格加速上涨,因此,中国货币政策的重点正从支持经济增长转向控制通货膨胀。
然而,据中国证券报表示,目前还不能从此举推断出货币政策转紧,不过,可以看出央行对流动性的调控正在变化。在下半年通胀可能上升、货币政策收紧前,上半年货币调控或有张有弛:公开市场操作或通过正、逆回购交替管理流动性;在社会融资规模管理方面,一方面可能会加大对非信贷融资清理,另一方面或继续拓宽发债渠道。
中国证券报指出,春节后,有两个现象值得关注:
一是流动性宽松超预期;
二是房价酝酿新一轮上涨,调控加码预期强烈。
这些情况意味着前期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将结束。未来政策何时收紧、收紧力度有多大,主要取决于经济复苏进程和通胀走势。
未来影响中国央行货币政策的因素主要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目前,我国经济今年仍维持弱复苏格局,保持经济平稳运行仍需较充裕资金支持。推进城镇化战略对资金有长期大量需求。货币政策整体以“稳”为主。由于流动性超预期宽松使市场利率下行,预计在短期内央行不必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
其次,央行或通过正、逆回购交替操作管理市场流动性,维持较平稳货币市场利率。外汇占款增长具有不确定性,欧美复苏、美元反弹、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或提前退出可能减缓资本流入我国的压力甚至使资本流向再度逆转。短期内公开市场操作将是调节流动性主要工具,在目前外汇流入较多情况下,公开市场可能将适度收紧流动性。
再次,货币政策调整重点可能是优化社会融资结构。预计对非信贷融资业务将加强规范。继续规范银行理财产品业务。规范资金池将是今年银行理财产品重点检查内容。信托、委托、券商资产管理类业务面临规范。届时,对非信贷融资业务规范,可能使市场面临融资结构性、阶段性偏紧局面。必须看到,货币政策有“张”亦有“弛”。在通胀上升、货币政策收紧前,务必要为城镇化建设铺设好多元化融资渠道。对企业发债提供政策支持、拓宽企业和地方发债渠道是一个现实选择。
作者:张澄来源华尔街见闻)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