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记者 谢庆裕
春节刚过,新一轮雾霾天气又开始肆虐,油价也迎来了今年首次上调,争议已久的私家车“油改气”再度浮出水面。本周一,安徽合肥市近3000辆社会车辆启动了首批“油改气”;4月起,陕西也将允许私家车“油改气”;南昌等更多城市“油改气”呼声也开始强烈。
据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数据显示,全国有四五十个城市有“油改气”。截至2012年,全国燃气车(包括油改气)保有量约140万~150万辆。
不过“油改气”在各大城市发展迅猛主要是由公交车、出租车带动。在包括广东在内的许多地方,受政策模糊、年审难、加气难等问题困扰,私家车“油改气”一直只能在灰色地带试探性运行。此次合肥、陕西等地的破冰,可望给各地带来借鉴。
动态
多地松绑私家车“油改气”
从2013年4月1日开始,陕西省境内乘用车辆燃油汽车改装成燃气汽车,将可以在公安交通部门正常年检备案,此举标志着逐渐放开“油改气”行业;安徽合肥首批3000辆油改气中标车辆完成确认工序,即将正式进行改装。
合肥市此次3000辆“油改气”社会车辆中有90%是小排量私家车,计划今年再放开一批“油改气”名额。合肥相关部门人士称,油改气“第一天就改造100~200辆,老百姓很踊跃,3月底就能完成此项工作”。
所谓“油改气”,是给普通汽车加装一套天然气装置,使其可在烧汽油和烧天然气之间自由转换,把普通汽油车变为双动力汽车。尽管改装之后会有动力上的损失,但考虑到油改气带来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未来油改气的发展将会提速。
以目前“油改气”最为成熟的大型LNG货车、客车来说,一次加气可连续行驶450600km,使用LNG比使用汽柴油便宜约20%-30%。与汽油相比,燃烧后有害气体排放降低约85%左右。“油改气所带来的节能减排效果可见一斑”。
每立方米天然气和每升汽油的燃烧率为1.1比1,两者基本一致,但价格差距却有一倍多。所以,使用天然气作为汽车燃料能够节省50%到60%的费用。
事实上,除了陆续破冰的上述地区,在四川省大部分城市、乌鲁木齐、重庆等地,私家车“油改气”早就存在,而且是私家车、公交车、出租车一起纳入管理范畴,并没有像合肥那样单列。
本地
私家车“油改气”处灰色地带
相较而言,广东在私家车“油改气”方面明显滞后。我省广州、佛山、深圳等城市的“油改气”由公交车与出租车这些公共交通开始,经多年改造推广已形成相对庞大的规模。但在私家车领域,由于法律与政策并不明朗、加气难等因素,一直难以形成气候。以佛山为例,目前该市“油改气”的车辆超过3000辆,但私家车“油改气”的数量不到20辆。
目前对于私家车油改气,省内各市交警的态度是“既不禁止也不允许”。不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十六条第一款明确规定,拼装机动车或者擅自改变机动车已登记的结构、构造或者特征的,属违法行为。
在办理年审时,油改气则被认为改变了车辆结构,违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而不能通过年审。目前小部分尝试油改气的私家车主,其做法是年审时拆了气瓶,年审通过了再装上去。
不过,即使蒙混过关,私家车“油改气”身份模糊还带来连串问题。例如由于没有专门针对油改气的险种,车主投保比较困难。变更燃料系统后,还在保修期内的车辆往往不能享受发动机的保修服务。最让车主闹心的是,气站相对于油站来说,数量偏少、位置较偏僻而且大多只向公交车与出租车开放。缺乏上述一系列的配套支撑,私家车“油改气”更像是空中楼阁。
建议
应尽快“正名”
并完善配套
在不少专家看来,在雾霾频现,人们日益关注空气环境质量的当下,“油改气”顺应环保潮流,应尽快放开。据隆众石化网的专家分析认为,在完善相关政策法规的前提下,加大天然气的有效供给与站点布局,加强安全准入监管,不仅是“油改气”行业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经济转型升级与民生服务的重要举措。
厦门大学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指出,加气难应该是目前私家车“油改气”整体缓慢的一个最关键的点。
目前市场上可能有些企业担心加气的私家车少而不能赢利,私家车又担心加气站太少而不愿“油改气”,这就造成了循环。对此林伯强表示,“政府就应该大规模在全国推广加气站等基础设施建设,才能够健全配套”。
不少本地车主则呼吁,应尽快从法规政策上给私家车“油改气”松绑,给其一个“名分”规范管理,远比暗中灰色运行滋生隐患好得多。如2012年2月1日起施行的《四川省压缩天然气汽车安全管理办法》、2006年宁夏人大常委会制定颁布的《宁夏回族自治区道路交通安全条例》都已就私家车“油改气”的程序以及其合法身份予以明确。
从长远看,私家车一旦大规模“油改气”后,天然气的需求必然增加,到时如何平抑可能猛涨的气价,以及冬季用气缺口时天然气的合理调配,也将考验有关部门的调控与应对能力。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