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建缘
2013年的春天,身在苏州工业园区的冉宏宇一直密切关注着各大媒体发布的空气指数报告以及空气净化器市场的销售排名。
由于国内大范围的空气污染指数超标,几个月来,冉宏宇创办的苏州贝昂科技有限公司的空气净化器产品开始热销,在天猫上的品牌增长率排名第二。作为公司董事长,冉宏宇需要更充裕的资金让公司高速前进。而在此时,一家被贝昂选中的投资机构开始对公司进行尽职调查,如果一切顺利,今年4月贝昂将获得数千万元的投资,以便在半年之内完成产能储备和渠道布局,迎接今年新的秋冬销售旺季。在冉宏宇看来,现在的空气质量已经坏到不用再为空气净化器这样的产品做广告的地步了,融资势在必行。
而对于寻找朝阳产业和亮点公司的投资机构来说,雾霾投资背后的与清洁技术相关的领域正迅速变成新的亮点,PM2.5只是一个现象,它所涉及的巨大领域都面临新的机遇。
雾霾“良”机
对冉宏宇来说,他的空气净化技术得来是一个无心插柳的意外。由于在美国的一家公司研究离子风技术,冉宏宇和太太章燕发现他们可以用这种技术的副产品作为空气净化产品的技术核心,而且没有噪音。
2008年圣诞节冉宏宇回国参加广州举办的留学生交流会,他们的“离子风空气净化器”项目在这个连续举办了11届的吸引海归回国创业的交流活动中,获得了技术创新奖项“春晖杯”的优胜奖。在获奖项目的展台前,冉宏宇遇到了苏州工业园区的招商员杨建勇。后者显然对他和他的技术都非常感兴趣。
回到美国,他和章燕商量后决定马上申报“科技领军人才项目”。两人在5个月的时间内完善项目,提交商业机计划书。3个月后,在得知他们终于从400多位竞争对手的项目中胜出,将获得650万扶持资金后,两人决心已定,回国。
2009年10月,苏州贝昂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了。这是国内第一家基于空气净化核心技术,而非脱胎于家电企业的空气净化器企业。
2011年底,一场大众参与关于中国空气污染PM2.5指数超标的争论,将空气净化器行业推入了公众的视野。
相比市场上那些家电巨头的产品,贝昂的空气净化器采用完全不同的技术,通过电压产生的等离子场吸附空气中99%的灰尘颗粒,同时,将空气中的细菌和病毒表面的蛋白质结构破坏,甲酫等有害的有机分子在高能电子和强氧化性自由基的作用下,也被分解。而且,吸附了灰尘的收集电极,只需要用水冲或用湿布擦干净就能继续使用而不需更换滤芯,没有耗材成本。
市场很快给出了答案。2011年,贝昂空气净化器的销售额达到50多万,2012年5月,产品在天猫上线,上半年销售额达到100万,下半年增长到300多万。
冉宏宇的目标是能在国内空气净化市场冲进前五甚至前三名,和包括飞利浦、松下这样的家电巨头竞争。“现在是一个很好的时机,还没有真正的霸主出现,比的就是谁的执行力强,谁的动作快,谁的技术领先。谁的管理团队更优秀。”他说。
“清洁”未来
事实上,在此次全国大规模雾霾出现之前,很多投资人就开始关注贝昂。包括软银赛富、联想旗下的创投公司君联资本等,世界排名前十位的投资机构至少五个来贝昂进行过考察。北极光也是其中的一家。
北极光董事总经理杨磊对清洁能源和环保投资领域在中国的崛起深信不疑。三年前,杨磊离开美国著名的清洁能源投资机构优点资本加入北极光。当时,这家立足国内市场的投资机构正在经历一系列的转变。与发达国家一样,从水、固体废物到气,清洁能源领域的投资业经历了这三个阶段,大气污染的防治在北极光乃至整个清洁能源投资领域仍是早期项目。不同的是,“过去的30年在环境方面积累的问题已到了不得不解决的地步。中国市场经历的时间更短,也许两三年,就会发生变化。”
目前,北极光旗下共三只美元基金和三只人民币基金,管理资产总额10亿美元。其中约4亿美元和1亿美金等值的人民币基金是2011年最新募集完成的两只基金,用于国内市场投资,从2010年开始,清洁能源投资占北极光投资总额的三分之一。每年投资4~5家企业。“我们需要控制节奏,我们不希望因为市场的变化走得太快或太慢或停滞。”杨磊说。这种既定策略与TMT领域投资有所区别。考虑的是三年内每年是否能有10亿美元以上的市场规模。
此前,杨磊的一系列投资包括汉朗光电,一家通过电脉冲改变玻璃的透光度的新材料公司,该公司的技术用纽扣电池不需充电可以使一个大尺寸的显示屏支撑5年,以及安集微电子(上海)有限公司,一家提供半导体微电子材料的企业。和江苏贝昂一样,这些企业都是这个领域拥有专利技术的新型企业,是从一个专利产品做起,逐渐地拓展成创新型公司。“投资这个领域需要耐心。你不能够明年出一个美团,或在1~2年内达到几十个亿的产值。”杨磊认为,清洁和环保领域的创业者们与互联网新星相比“更老成稳重”,他们的企业因此也更具长期持续性。
北极光的投资项目还包括北京的污泥处理企业中持绿色能源环境技术有限公司、上海、风电运营和维护公司东锐风电以及上海工业废水处理公司东硕环保等。预期2014年前后才会陆续有退出项目。
不过,这对投资机构是一个考验,至少需要一段时间的积累,投资人才有能力关注这个领域的公司。“投资这个行业急不得,积累十年当然眼光也不一样。但我并不认为,这个领域的投资人才已经做好准备”。杨磊说,在此之前,他至少花了三年时间积累这个行业的知识和人脉。
中国机遇
北极光并不是唯一希望通过中国的清洁能源项目调整投资策略的投资机构。
对寻找朝阳产业和亮点公司的投资机构来说,这个领域正迅速变成新的亮点。空气污染的加剧吸引很多投资机构和风险投资对该领域的关注。但PM2.5只是一个现象,它所涉及的巨大领域都面临新的机遇。
红杉中国的相关投资人向本报表示,公司“正在看这个领域的项目”。启明创投投资清洁技术公司的比例从不到10%提高至15%。
除了空气净化的防护领域,污染源头遏制领域的石油品质、减排添加剂,冶炼催化剂产品;发电领域的脱硫、脱硝、脱汞技术;燃料电池技术都相应会有新的投资机会。“这是一个覆盖非常广泛的产业链,将带来新的投资机会。”杨磊说。
推动新的投资热情的原因,除了未来10年,中国社会用于修复环境污染的投入会不断加大以外,相比全球,中国企业的产业链成本结构使得创业公司能更早实现盈亏平衡。
中国公司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就可以完成整个技术研发到产品上市的过程,成本更低。很多公司在盈利的时候就开始有净利润,对于清洁能源领域这样毛利率不高的企业而言,更早达到盈亏平衡,就能支撑更长期的发展。
由此带来的二级效应是,因为这种成本结构,投资人的投入产出的风险可以降低,一些在美国无法被投资人看好的创新,就有机会被推动。在这种情况下,在中国,与清洁技术相关的投资产生回报的周期就更短,适合更好的产品推出。
“中国在这方面的机会独特,具有历史性的机遇。”杨磊说。目前,北极光创投每年收到3000份商业计划书,每年的投资量是10~15家企业,其中三分之一以上是清洁能源领域。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