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IPO专项核查:传月底集中撤回300项目
2013年03月18日11:01
来源:第一财经网站
2月28日,6级北风裹挟着雾霾一齐席卷北京,原本计划出国走访客户的孙军(化名)被滞留在机场。
越接近3月底,越让人心急如焚。孙军拨通预审员的电话。“预审员态度很好,安慰我不要着急,并提醒如果实在自查不完要提前打延期申请报告。”
在自查过程中,孙军多次与预审员沟通。“一开始,如果海外客户特别分散,要覆盖多少、以什么方式查都不是很确定,预审员告诉我们先查着,尽量能做到现场访谈。”他说。
离最后期限还有15天,各家投行自查工作进入倒计时。据接近监管层的人士预计,在28日—31日期间,或有百余家企业撤回材料。
截至3月14日,今年共有42个项目终止审查。其中,仅3月13日一天就有12家创业板公司撤回申请。
撤回高峰即将来临。
财务核查费用博弈
两家券商的投行人士一致认为,3月后半月,将集中撤回近300个项目。“本身存在硬伤的有50-60个,加上业绩下滑的大约100个,财务处理不合格的100个左右,差不多就有300个项目要撤回了。”
如果项目撤回申请,项目组2年辛苦是否付之东流?
北京一投行人士表示,项目收入主要分为财务顾问费、保荐费和承销费,其中第一笔较早,后面两笔发行后才有。
“如果项目撤回,肯定没有承销费,其他的费用要看具体谈的情况。”上述人士说,“财务顾问费收的一般都不多,除非项目特别复杂。所以说保荐机构实际上和律师的风险代理差不多,如果做不成,基本上都是亏损的。”
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投行与发行人签协议时,有的发行人会先给200万元基础费用,但这并不是行业普遍情况,也有投行不收这部分费用。
而此次财务核查,让投行腰包缩水的不仅仅是撤回的项目,还有自查的各项费用。
上海一投行人士称,此次自查费用由发行人和保荐机构共同承担,但不乏有公司想把这部分费用转嫁给券商,考虑到后期合作,券商也不能因此跟发行人闹掰。“会计师、律师在IPO入场时,就在协议中写明差旅费由发行人承担,而券商都是大包的费用,一般差旅费由自己承担,不过如果专项核查成为常态,我们也需要在协议中将收费细化。”
上述北京投行人士表示,此次自查收费条款都是项目负责人去谈,尽量引导发行人多承担,不过也得看原来协议的价格如何,如果发行人觉得原本出的价格就高,就自然不愿意再多出钱。
“我到外地访问客户,发行人会帮我安排住的地方,但条件一般,如果我想住条件好一点的,我就得自己掏腰包。”华南一名投行人士说。
2个月走访140个客户
3月31日步步逼近,保代孙博(化名)的项目已经进入到走投行内部程序的阶段。“走完内部程序,项目组就可以将材料交到证监会了。”孙博说。此前,自查、质控部和风控部现场复核已经花去了两个月的时间。
孙博终于缓一口气,不过他目前依然在项目现场。“还有年报等一大堆材料需要更新、还要修改自查报告。”他说。
在两个多月的自查时间里,除了出差走访客户和供应商,孙博没有进过城,一直在工业园里。
“供应商、客户我们一共走访了超过140家,一天走四五家公司,到了就访谈拍照,然后走人。”孙博说。
但令孙博头疼的是,并不是每次访谈都很顺利。“有些不愿意签字、盖章,有些根本不愿意接受访谈,不让我们过去。因为有些客户和供应商我们在首次申报和落实反馈意见时访谈过两次了,第三次他们都极为反感。”他说,“如果不配合,我们只好采取替代措施,函证、调工商档案资料、了解对方不配合的原因,或者再沟通几次。”
而让孙军感到压力的是,他的一个农业项目经销商有时候就是个人,而且还经常变。“核查农业公司的现金交易最难的就是没有外部证据,要看它有没有内部证据,是借款还是销售,内部有没有监控流程,是否按照这个流程来。”
一名华南投行人士透露,自查的分工为:走访时,项目组成员集体出动;回来写报告时,2个人分工写报告,1个人负责整理底稿,1个人(项目负责人)负责催进度并复核其他人的写的材料。
监管层规定的死限逼近,各家券商自查工作陆续进入内部评审阶段,也在为“交材料”做准备。
“交材料的时候,签字保代、会计师一定要去,我们也要求发行人去,因为交完材料会跟预审员沟通一下,了解后续要求,这也是发行人展示自己的一个机会。”上述华南投行人士说,“访谈记录、函证,都要作为工作底稿放在材料里,但差旅等证明可以以备监管层抽查时使用。”来源理财周报)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