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的减持潮正在创业板涌动。随着创业板限售股的陆续解禁,股东减持的意愿随之上升。
海通证券统计数据显示,去年12月,创业板净减持规模是13.12亿元,今年1月减持规模增加到19.97亿元,2月由于春节因素,总量有所降低,为17.9亿元,3月以来,减持潮仍在继续。其中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医药、机械、信息服务等行业是减持的集中区。减持潮来势汹汹,到底谁是背后推手?
高管成为减持主力 减持潮到来之前,创业板限售股得到大规模解禁。去年10月起,首批28家创业板公司的49.39亿限售股解禁。随后,一些公司承诺将推迟限售股上市流通的时间,目前,随着承诺期满,这部分限售股将陆续获准流通。海通证券统计显示,预计今年创业板的解禁规模将成倍上升,初步估计将达到2381亿元,较去年扩大112%。
从减持的主体来看,“高管减持比较积极。”海通证券分析师吴一萍表示。这种状况的出现并非偶然,高管的减持动力就是在于高管持股成本低,一旦抛售就能够立即获得大额利润。“创业板股票上市后往往能获得高额溢价,限售股一旦解禁,原始投资者由于利润的诱惑,减持的冲动格外强烈。”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教授李永森说。“而近期创业板首批限售股延期解禁给他们造成了一定的心理负担,担心解禁期限不断被动延长,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高管的减持迫切心理。”吴一萍预计,随着创业板高管解禁高峰到来,其高管减持规模还会提升。
减持潮出现的背后,是对创业板公司的盈利能力的质疑。业内人士分析,减持集中出现,原因之一就是持股高管担心自己的持股终将价值回归,那时的股价或大幅缩水,因此做出了最符合眼前利益的选择。公司高管抛售股票,通常意味着管理层对股票的继续增值已经失去了信心。Wind资讯根据已公布的2012年业绩快报统计显示,去年,355家创业板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1921.8亿元,同比增长15.94%;净利润为247.59亿元,同比下滑6.4%,与2011年12.83%的净利润增幅相比,创业板公司的盈利能力似乎并不乐观。
锁定期短或成推手 股份锁定期的时间过短,或是大规模减持潮出现的原因之一。目前,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的非控股股东和非实际控制人所持股份仅有一年的锁定期。然而,对创业板公司而言,一年后,多数公司仍处于风险期。
“这种制度安排并不恰当。”李永森表示,公司IPO前的持股股东都有责任和义务培育上市公司进入稳定的成长期,减持的锁定期应该适当延长,并作出结构性的调整。他建议,不妨将这些投资者的锁定期由1年适当延长至3年。“并且要对减持的额度进行限制,按照逐年递增或者递减的形式减持。例如允许3年后的第一年减持不超过20%,第二年30%,第三年30%,第四年才可以全部减持。”
对于减持套现问题,深圳证券交易所理事长陈东征也从计税方式上提出了建议,他认为,现行计税基准不利于鼓励股东和高管长期持有。按照目前对限售股转让的规定,不论持有时间长短,应纳税所得额为转让所得扣除原值和合理税费的余额。陈东征认为,须进一步从税收手段上对减持行为进行调节,优化限售股减持的个人所得税政策,引导鼓励长期持有。
创业板股票供求失衡,也是出现减持行为的隐性因素。李永森认为,由于创业板股票上市一直与主板市场一样,采取审核制度,上市的手续比较繁琐,时间流程长,特别是由于此前IPO暂停之后,在所有申请IPO的企业中,创业板排队的企业数量最多。“这样就使得创业板供应的股票数较少”,李永森说,“然而,追逐创业板股票的资金并没有减少,反而在不断入场,这样供求关系就失去了平衡,创业板股票估值也就因此被推高。”
创业板的高门槛也使得本该进入创业板的企业无法在创业板上市。“目前创业板的上市条件对公司的确定性要求太多,就是对公司的资金等条件要求较高,对于正在处于初创期和成长期的公司来说,往往难以达到这一上市条件。”他认为,目前创业板市场上都是已经进入成熟期的公司,他们不像初创期的公司那样对于公司的成长性有较高的期望。门槛太高,也使得进入市场的公司比较稳定,再加上市场存在的“炒新”现象,创业板上市公司往往一上市就被追捧“高发行价,高发行市盈率,高超募”使得泡沫不断。
酝酿中的创业板新发行方式,或使现状有所改善。证监会相关负责人近日表示,下一阶段将创新创业板的发行方式,探索建立符合创业板特点的“小额、快速、灵活”的发行融资制度。届时,二级市场上估值“高高在上”的创业板股票价格或将回归“平民”,公司高管大规模减持的超高利润或将难以再现。来源经济日报)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