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治者对百姓的驾驭需要很高明精密的统治技术,最常见的统治术就是话语的腐败。许多显见直白的事实与道理在政客的词汇里变得云山雾罩,模棱两可。暴政经过复杂、晦涩的"专业术语"包装就变得柔和多了,也更容易为公众所接受。
关于通货膨胀的历史就是这样:从过去"成色不足的贵金属"、"不足值的货币"到今天的"低利率政策"、"流动性不足"、"量化宽松政策"……
简简单单的事实经过貌似专业化、技术性的装饰之后就变得含混不清了。在过去,即使是最有权威的国王,在谈论发行成色不足的贵金属铸币时,也会遭到绝大多数人的反对。因为这是赤裸裸的抢劫。然而,在这个以晦涩为高深、以复杂含混为专业的时代,"量化宽松"却被认为是很中性的政策词汇。完全掩盖了其通胀的本质,柔化了其恶政的事实。政客们为"量化宽松"争得面红耳赤,财经评论员煞有介事地分析量化宽松对经济体的微妙影响,百姓们则对这些专属于专家政客的术语敬而远之……
这些故作高深的词汇都是为了去掩盖通货膨胀最大的危害--再分配,从统治者的角度来看,就是抢劫。
假如通货膨胀是同时同程度地发生在每一个人身上的话,那么通胀不会带来再分配。假如有一位天使加百利,在人们睡梦之中,一瞬间让所有人的钱袋中的钞票都增加10倍的话,那么,社会的相对财富不会有变化。可是,现实中的通胀从来不是同时同程度的增加每一个人的钱。伯南克说"直升机撒钱"的时候,你千万不要天真地认为,某笔钱会以某种神秘的渠道从天而降,均匀地惠泽每一个人。事实上,反过来想想就知道,如果新钞票是均匀地发给每一个人的话,那还不如直接号召每一个国民在自己的100元大钞后面多加上一个或者多个"0"。而那样的话,通胀也失去了意义,因为对世界毫无影响。真实的通胀永远是极小部分人最早得到新印出来的钞票的。就像假币制造者那样,他们凭空获得了一大笔购买力,用这笔魔法般创造出来的钱买走了市场上的许多商品。而较晚得到这些新钱(假币)的人,则蒙受损失。因为等他们拿到这笔钱的时候,"票子已经毛了",钱已经不再像过去那么值钱了。
为了看清楚通胀是怎样造成再分配并引起物价一波一波地上涨,不妨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假币制造者A创造了1万块钱,A喜欢吃苹果,于是苹果的价格由5块钱一斤上涨到10块钱一斤,因为比起以前来,现在有着更多的购买力在争夺着供应量不变的苹果。卖苹果的人B因为苹果涨价,收入增加;B喜欢收集书籍,比起以前来,B可以出得起更多的价钱来竞买书籍,因此书籍的价格上涨,书商C的收入也渐次增加……以此类推,新钱通过这种方式遍布到整个经济体。较早拿到新增货币的人是受益的,他们的购买力增加时,整体物价还没来得及全部上涨,他们的财富增多了。但是较晚拿到钱的人却惨了。假设教师P是最后一个接受到新钱的人,他的收入最后才增加,但是在这之前,苹果、书本……的价格都上涨了。收入不变,物价却高了,等于是他的财富缩水了。
通货膨胀就是这样剥夺后来者,补贴离新钱最近的人的过程。它是最隐蔽、邪恶的抢劫,让你的钱袋子在不知不觉中就瘪下去了。正如经济学家张维迎所说:通胀本质上是强盗逻辑,掠夺民间财富。
"通货膨胀是一个强盗的逻辑,它把财富从一部分人手里边转移到另一部分人手里边,但是合法的。因为什么呢?现在政府有垄断印刷货币的权力,好比说现在的社会财富有一百亿,如果政府多印一百亿的票子,然后交给某一部分人,实际上等于把一半财富就转移到拿到新印的票子这一部分人手里边。一放一收,事实上就把一大部分财富由民间,由私人部门转向了政府,转向了国有。"
像张维迎说的那样,通常离印钞机最近的人是政府官员、国企以及那些和官员关系较好的人。而这些人往往又都是有钱人,因此现实当中的通胀基本上都是"劫贫济富",它让特权者更富有,让穷者越穷。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