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市场的快速增长既有吸引力又有破坏性。国美和李宁,两大零售品牌在这个看似扩张的市场里销售额都在大幅下滑,并出现亏损。消费习惯的转换使中国市场竞争加剧,赚钱变得困难。
一个显而易见的策略是为满足膨胀的消费需求而不断增开新店。城市化和收入的提高创造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了新的发展空间,规模化经济则能收回投资。对于家电零售商国美来说,这些意味着数年雄心勃勃的扩张和库存的增长。而对于体育用品制造商李宁来说,也意味着堆满琳琅满目的零售门店。
但实际的情形却非这样。2012年,中国家电销售额增长了10%,而国美营收却下降了20%;2012年,中国消费者对运动装备和服装的总需求呈两位数增长,但李宁的销售额则减少了25%。
竞争的激烈程度已经超过了消费者的增长,但同时商家的眼光也很重要。国美被在线零售拖了后退,麦肯锡数据显示,目前在线零售占中国总零售额的比重为6%,比美国还要高。到2016年,将有三分之一的小型家电可能在线销售。国美正努力建设在线零售业务,但却面临巨额投资的挑战和那些无实体店经营压力的对手的竞争。
新策略不仅需要时间的检验,同时也离不开钱。李宁的思路是对的:减记了价值13亿人民币(2.09亿美元)的低价值库存,一年内关掉了五分之一的实体店。与此同时,国美依然在二线城市扩张。但以阿里巴巴为首的一批电商的崛起却使实体店扩张看起来不再合理。国外零售商Metro的消费者电器业务正在退出中国市场。百思买两年前就关掉了在华店面。
对于小型零售商来说,暴风雨才刚刚开始。中国
建设银行3月2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零售行业的呆帐翻了一番。物业顾问公司高力的一项调查显示,去年北京百货商店门店销售额增长为负。中国的消费者未来前景一片大好,但卖家的日子却不一定好过。
赋理(John Foley)是Breakingviews大中华区记者,派驻香港。他写过的论题涉及企业并购、资本市场、消费品、矿业和奢侈品等领域。在2004年加入Breakingviews之前,约翰曾是一家位于伦敦的广告机构的撰稿人。约翰曾在牛津的艾克赛特大学学习英国文学。
作者为路透Breakingviews专栏作家,本文仅为个人观点;更多独立评论和分析请访问breakingviews.reuters.com;Breakingviews专栏译文由财经网独自担责,中文版权归财经网独家使用,谢绝一切转载(编译:小蕾)
作者:赋理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