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年初估值修复性行情后,近期,市场内出现了几个利空预期:经济增速回落、货币政策收紧、IPO恢复。市场情绪开始趋于谨慎,大盘走势风雨飘渺。其实,这些利空预期是市场的一种误判。
经济状况被误解。我国1-2月份发电量同比增加3.4%,低于去年12月份的7.6%;社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名义增长12.3%,较去年12月份的15.2%下降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9.9%(扣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增长率),比2012年12月份回落0.4个百分点。
其实,仔细分析后发现,这些都是误判,我国经济增速没有下滑,仍然保持较好发展。
首先,去年2月份为闰月,今年前两个月少了一个工作日,剔除这样的影响,上述数据同比增速仍然保持较高的水平。
其次,观察以往统计数据后发现,几个经济指标在历年春节都有季节性回落规律,在春节月的下一个月又都规律性回升。
再次,库存指标下降,掩盖产出指标仍然上升的事实。统计局公布的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虽然回落,但从分项指标看,2月份产出仍然在增加,原材料库存增加,仅仅产成品库存在减少。说明企业仍然遵循以往的惯例,在春节期间减少库存,并不是减少了生产。
最后,用电量分项指标显示经济仍然恢复增长。
货币政策短期无忧,中期有收紧预期。今年两会报告中,将M2增速目标下调了一个百分点。这引发市场对货币政策紧缩的恐慌。单单从这个指标来看,M2增速目标的下调,意味着货币政策环境的收紧。不过,随着我国信托、银行、券商金融创新的发展,融资总量中信贷占比越来越低,银行表外融资规模迅猛扩张,M2已经越来越不能准确地反映出真实的货币和信贷条件。
目前的货币政策为逆周期调控,这个年度经济计划指标仅仅是政策调控的临界值,实际往往有出入。如果CPI连续超过3.5%的容忍度,货币政策会调整。2月份CPI升高完全由于今年春节与去年春节月份错位所致。近期
农产品批发价格指数已经连续回落,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也没有上升,3月份CPI估计会大幅回落至2.5%以下。从去年基期翘尾因素影响来分析,今年第三季度的CPI会回升。二季度的通胀压力不大。估计上半年货币政策环境中性偏宽松,下半年中性偏紧。
IPO恢复不可怕。自1990年A股市场创立以来,共发生7次新股发行重启。对这7次IPO重启的当天以及一个月内的股指涨跌统计,结果显示,重启短期对股指下行的影响有限,重启当日市场表现,跌多涨少,但跌幅有限;而重启后的一个月内市场表现,7次中6次都出现较大幅度的上涨。所以,重启IPO心理层面影响大于实际影响。
综上所述,市场的担忧属于过虑,悲观预期中隐含着上涨机会。
不过,近期市场中有关行清理产品的行动以及房地产调控的“国五条”,还是会影响部分资金避险情绪上升。从社会融资总量来看,各种表外信贷业务量已经与表内的银行信贷总量持平,属于表外业务的各种银行理财产品的清理,短期内会影响市场局部平衡。4月份之后,经济数据逐渐明朗,各类QFII、RQFII资金继续开闸进来,目前市场的低迷,孕育着机会。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