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新江 北京报道
中诚信托涉案柳林巨额高利贷案,是否会推倒涉矿信托兑付风险的多米诺骨牌?
早在2012年6月,中诚-诚至金开1号集合信托计划(下称:中诚诚至金开1号)被曝光陷入困局,随着中诚-诚至金开1号融资方山西振富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下简称振富集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团)控制人被曝出涉非法集资,以及公司所在地山西省柳林县被曝出“崩盘”,至今,该事件如何处理尚未有结论。
这款涉及高达30.3亿元的信托产品成立于2011年2月1日,兑付日期2014年1月31日,至今振富集团已经出现严重资不抵债,使得该产品的及时兑付充满悬念。
3月19日,上海一位信托人士指出,按照契约,这一款产品的兑付将主要依靠劣后投资人投资资产,以及担保资产的处理情况。
振富集团作为劣后投资人和融资方,从现有资产情况来看,情况不甚乐观。一旦发生兑付风险,更依赖的将是中诚信托,或是
工商银行牵头推出的整合方案。
从另一个角度,中诚信托涉煤风险暴露出国内矿产资源类信托风险的冰山一角。
2013年是涉矿信托风险爆发的一年,2011年国内成立的近160款合计480余亿规模的矿产资源类信托产品,2013年将面临集中兑付。
中国科学院某所矿产资源研究室研究人士受访时指出,相比石油、天然气、页岩气和有色金属行业,煤矿资源整合过程中不规范的现象最为显著,各类融资活动牵涉广泛,或成为风险爆发的风暴眼。
中诚信托样本
2011年2月1日,中诚信托成立了为期3年的诚至金开1号集合信托计划,为王平彦名下振富集团进行股权投资30.3亿元,用于该公司在资源整合过程中煤矿收购价款、技改投入、选煤厂建设等。
彼时,振富集团预计将变身为一个年产达到360万吨,开采煤种涵盖焦煤、动力煤、无烟煤的大型综合煤矿集团。
但是事与愿违。由于部分煤矿至今未获得相关部门批复,身陷“高利贷”风波的振富集团资金链条无法盘活,王平彦也因为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身陷囹圄,日前已被山西省柳林县警方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当地警方认定的是王平彦非法吸收4.3亿元资金高利贷,实际上除了中诚信托的30亿融资外,振富集团的高利贷欠债本金就达到29.8亿元。”一位曾经前往山西柳林实地调查该案件人士指出。
作为一款股权投资产品,中诚信托-诚至金开1号产品,和振富集团的债权人相比,显然后者具有明显的清偿优先权。
其投资结构为“股权投资附加回购”。操作模式是,由信托资金对振富集团增资,增资后,信托计划持有振富集团49%股权,王氏父子持有的另外51%股权也质押给中诚信托。如果振富集团爆发清偿危机,中诚信托掌握的股权价值将大打折扣甚至资不抵债。
按照消息人士的说法,中诚信托正积极与山西省有关部门洽谈,力图推进部分未获批煤矿的整合方案,借此盘活振富集团的资产。与此同时,有媒体报道称,工商银行可能引进中国华融处置振富集团资产,不过这一消息未获得工商银行的确认。
中国信托行业目前仍然沿用刚性兑付原则,大部分被怀疑有风险的产品最终都能通过多方努力如期兑付本金和利息。
尽管如此,一年之后中诚信托-诚至金开1号的到期本息兑付风险仍然难有定论。3月19日,一位金信信托前高级分析师受访时指出,从法律角度讲,信托产品到期出现兑付风险,投资人应该风险自担。相关信托公司也会考虑到公司信用而承担部分风险,不过是否承担以及承担的比重很难预测。
在这一事件中,中诚信托被称监管不力,在北京不少金融圈人士看来有些冤屈。
3月19日,上述上海信托人士指出,中诚信托30亿“诚至金开1号”煤矿信托,极有可能是工商银行山西省分行的“变相贷款”业务,中诚信托在其中扮演通道收取一定的通道佣金。
“其中风控工作不仅是由中诚信托承担,工商银行山西省分行作为资金的代销方,同样可以叫停相关产品的投资业务。在权责分明的安排下,工商银行方面应该承担部分的责任。”北京某券商金融产品研究人士指出。但是作为受托人的中诚信托,如果未能履行对融资单位的资质调查,因为人情关系就推出信托产品,显然对投资人不负责任,对投资损失负有主要责任。
涉矿信托的多米诺骨牌
这并非中诚信托近来第一次成为媒体焦点。
2012年三季度,中诚信托青山金矿股权投资集合计划发行,曾被媒体曝出与该公司此前发行的中诚信托农戈山铅锌矿信托计划存在关联关系,其中一担保人涉嫌欠股东方近9000万高利贷难以偿还。
近期募集规模5000万元的中诚信托红木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即将到期兑付,其投资标的福建省仙游县聚仙堂艺术家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建聚仙堂”)拥有的标的红木原料及红木家具,时值红木家具价格不断下跌,令不少投资人质疑其投资判断。
上述红木产品投资尚未面临兑付风险,上述涉矿项目面临的风险明显要大得多。
3月19日,中国科学院某所矿产资源研究室研究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民营矿企在请评估部门做储量评估报告时,往往会通过各种手段虚增储量,从而使得采矿权在抵押融资时拥有更大的估值额度。金融机构在会计核算时,往往对于行业性问题考量不够专业,因此风险评估不足的情况颇为普遍。
另一方面,内蒙古、山西和陕西等省份民营矿企在民间融资上十分普遍,催生了不少地区火爆的高利贷市场。但是这种融资方式抗风险性较差,而采矿权的批复,以及矿山整合批复都存在一些不确定性,一旦出事就容易引发资金链断裂的连锁反应。
除了中诚信托之外,民营矿企牵涉到的还有更多的信托公司、PE和其它机构投资人。
据用益信托统计,2011年,国内共有36家信托公司参与发行了157款矿产资源类信托产品,发行规模为481.29亿元。与2010年相比,产品数量增加了161.67%,发行规模更是同比2010年上涨了253.92%。
而这些矿产资源信托产品平均期限为1.8年,这也意味着这些信托产品2013年将集中面临到期兑付。按照上述上海信托人士的说法,2011年四季度期间部分新发信托的收益率提升至11%甚至更高,到期面临的兑付压力更大。
“其中不少项目涉及国内煤矿资源整合的大背景下的煤矿收购整合和技改改造等,由于涉及的时间较长,矿企本身资金链就紧张,不少企业都是通过再融资兑现上一款信托融资的本息,未来矿产类信托融资一旦遇冷,没有接盘者也可能导致不少矿企兑付出现危机。”上述中科院研究人士指出。
据消息人士透露,上海某信托公司原本计划3月5日发行一款煤矿信托产品,不过这款产品至今都未正式发行,可能与目前涉矿信托产品频频曝出危机有关。日前,本报记者曾致电该信托公司,该信托公司人士称对于为何还未上柜发行并不知情。
由于信托主要由银行私人银行部发行,不少项目都是由银行牵头,由信托公司作为通道,因此在募集资金上信托类产品非市场因素较大,尚难衡量涉矿信托是否已经出现遇冷迹象。
但从发行市场更依赖市场情绪的PE来看,涉矿类投资产品遇冷明显。消息人士曾透露,北京蓝海基金一款PE发行相当困难,其中投资标的正是处于甘肃省的一处矿权。
击鼓传花的游戏?
3月17日,弘毅投资一位投资经理坦言,目前公司对于涉矿的项目敬而远之。
作为国内大型股权投资基金,对于涉矿项目的态度或显示出这一板块的风险已引起投资领域的广泛关注。
从房地产信托到涉矿信托,信托公司在业务版图扩张上更像是一个趋势投资者。
涉矿信托的迅速发展发轫于监管部门对于房地产业务的收紧,2011年包括华澳、联华、中海和华宝等多家信托公司房地产信托业务一度被叫停,不少信托公司开始涉足火爆的矿产行业。
“彼时涉矿行业,尤其是有色金属和煤炭等行业均是银行的贷款大户,采矿权炒作推高了很多矿企的资产体量,而国家资源整合战略则拉动出巨大的融资需求。”上述上海信托人士指出。由于银行直接向一些民营矿企发放贷款违反相关规则,因此银行和信托公司一拍即合,借用信托通道,资金迅速涌入这一行业。
“相比有色金属企业,煤炭类矿企治理规范性较低,融资诉求却大得多,但是能源投资的火爆掩盖了很多人的风险判断能力。”上述中科院研究人士指出。
北京一家PE人士指出,“这两年在北京、天津一带活跃着一批炒矿权的掮客,一转手就是一笔不菲的收入,很多矿权转来转去到一些企业手上都倒了七八手,后期的资金诉求只能依靠市场融资。这也使得一些矿企与生俱来就面临很大的估值风险,对于资源品的降价等风险抵抗能力很弱。”
本报掌握的资料显示,临近内蒙古赤峰的一个城市就曾在北京寻找资金投资其矿产资源,由于只是临近矿脉,因此矿产资源的资质很难估算,但是该市提出的条件包括修路、通电等,投资成本也达到数亿元。
除了矿外,艺术品类信托也是一大风险点。
2012年信托公司艺术品信托也呈现爆炸式增长,发行规模一年暴涨626.17%。用益信托数据显示,至少将有17家信托公司的40款产品将于2013年到期,涉及资金规模为38.52亿元。其中超过30%的产品由中融信托发行。
这一信托投资类别的成长得益于2010年和2011年艺术品炒作的火爆,时过境迁,随着艺术品交易价格回落,也给这一类投资风险埋下伏笔。
“一些知名艺术品交易价格降价幅度近半。一旦2012年艺术品价格继续下滑,由信托公司在押的诸多艺术品面临折价出货的风险,从而造成这一类信托产品的兑付风险。”上述上海信托人士指出。
在海外市场以“信用托付”为业务模式的信托业,在国内更多扮演的是影子银行放贷的通道。这个角色类似银行业的附庸通道。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国内信托在投资中扮演的更多是趋势投资者,信托公司对于长期投资价值的考虑并不周全。
上述信托人士指出。“无论投资矿产资源,抑或是投资房地产和艺术品,多数的运作期间在1年到3年不等,很少有类似海外市场动辄5年以上,甚至8-10年的情况,这种游戏规则本身就有问题。”
作者:李新江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