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评级变成危险游戏
原标题 [防止评级变成危险游戏]
《论语》有言:“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在某种程度上讲,三大国际信用评级机构标准普尔、穆迪以及惠誉就有着这样的影响力,它们的一颦一笑无不牵动着全球资本市场的神经。在新华社财经评论员邱仰林看来,“评级是一种技术,又是一种经济”。
信用评级的本意是为投资者提供客观、准确的投资依据,要求信用评级机构保持绝对客观、公正的立场。然而,邱仰林研究发现,被喻为“关乎生死存亡的氧气”的信用评级,却逐步沦落到“把灵魂出卖给魔鬼来换取金钱”。换言之,在利益驱动面前,信用评级事实上不断地演变成了一桩桩“生意”。邱仰林的《评级真相》(中国经济出版社)一书深刻揭露了上述三大信用评级机构打着貌似公允的“旗号”对各国进行主权信用评级,给除美国以外的国家带来负面影响的事实。邱仰林还前瞻性地提出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都应建立起自己的具有公信力的评级机构,谨慎地巩固我们的信用评级防线。
提到中国的信用评级业,邱仰林用“奇怪”来形容。他认为,“多头监管”造成了国内信用评级业变得“奇怪”和存在巨大隐患。且不说国内相关部门组织的行业信用评价,存在“以价定级”或“以级定价”等级别竞争现象,连商业化的信用评级公司也不能免俗,时常曝出高评级企业刚被评级就出现重大财务危机甚至被平盘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国内信用评级行业的公信力和投资人的认同度。对此,邱仰林毫不避讳地指出:“国内的信用评级仍然处在没有一个统一目标责任机构管理的状态,对国外评级机构进入中国市场亦无明确限制。因而,国内评级业长期以来混乱无序。”
箭在弦上,如果不能理顺评级机构工作模式,对其进行真正有效的监管,使其保持客观、公正的立场,重构信用评级,那么信用评级注定只能是一场“危险游戏”这或许是邱仰林和他的《评级真相》摒弃了同主题图书“只破不立”的做法,留给人们的最大警示。 (潘启雯)
作者:潘启雯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