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子银行”出路何在
2013年04月10日11:41
来源:经济观察网
刘润彤/文 3月20日,曾经的明星企业、最高市值超过300亿人民币的“无锡尚德”被当地法院裁定破产重整,再次打破国内债券市场“零风险”的神 话;27日,银监会发布《关于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引发次日A股市场银行股全面暴跌,当日银行板块蒸发市值1554.85亿。
这两个事件或将对中国的“影子银行”系统造成一系列连锁反应。一方面是监管收紧、一方面是兑付高峰,“影子银行”在中国到底命运会如何?影子银行,顾名思义,不是银行又提供类似银行的服务。中国的典当业在两三千年前就已出现,但从环境上看,中国的影子银行最近才引起关注。
2010以后国家银根收紧,为影子银行规模的迅速扩张提供最适宜的土壤。2012年,我国信托资产总规模7.47万亿,信托行业成功超过保险行业,成为仅次于银行的第二大金融行业。
另一个数据,2102年全国理财产品和信托产品的总规模超过接近15万亿,尽管与同期银行总资产规模127万亿、贷款余额68万亿相比,依然是“小规模”,但考虑到其发展时间,数字还是颇为惊人的。
影 子银行的“疯长”,根源在于“有需求”。一方面,银根紧缩,重点调控行业难以从银行渠道得到融资,影子银行可解燃眉之急、且资金成本大大低于民间借贷,手 续简便,时间成本则远低于发债和上市,自然大行其道;另一方面,中国家庭收入和物价水平的加速提高带来了空前的理财需求,要理财就要有理财产品、就要有理 财平台。
一边是大批企业渴望银行外的相对规范、成本适中的融资通道,一边是大批的投资人努力寻求高于银行存款利息、风险可控的投资产品,这样的情况下,影子银行以每年50%以上的增长速度甚至显得过于“谨慎”了。
事实上,2013年,国内信托、理财产品将迎来兑付高峰。而安信信托昆山案、华夏银行嘉定案等凸显了国内的影子银行系统存在的巨大风险。
新 任中国证监会主席肖钢曾表署名文章,直指影子银行的“资金池”理财产品本质上就是“庞氏骗局”,一旦风险累积到超出市场承受能力,“击鼓传花”的游戏 就会结束,风险会集中释放。结合27日的银监会8号文中要求的“商业银行应实现每个理财产品与所投资资产 (标的物)的对应,做到每个产品单独管理、建账和核算”,无疑,银行“资金池”类项目将首当其冲得到清理,这是一个信号吗?接下来,信托的“资金池”类项 目呢?券商的资产管理业务呢?各类私募基金呢?
坦白讲,在中国的影子银行系统发展之初,相关的政策监管还是相对先进和及时的,比如从一开始就设定了“合格投资人”门槛;相比于欧美各国于金融危机爆发后才考虑将影子银行纳入监管并出台一系列注册、登记以及信息披露规定,我国的监管机关和相应政策都是高效率的。
但 是,中国影子银行系统的风险并不比欧美国家小,原因之一在于参与主体,发达国家“影子银行”参与者通常是对冲基金、风险投资以及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而在中 国,“影子银行”通常透过理财产品、信托产品以及其他非银行融资方式把参与者扩大到普通家庭,两者相比较,后者少了关键的缓冲层次,缺少风险释放、隔离、 以及专业团队对于风险的规避,最后一点尤为重要;第二个原因,在于投资人对于风险的认知能力,中国投资者并对相对复杂金融产品并不熟悉。风险的释放具 有蔓延性和恐慌性,毫无疑问,在一个投资者欠成熟的环境中,影子银行所蕴含的风险将更具破坏力,甚至会波及到银行乃至于实体经济。
简而言之,“专业性”欠缺是目前我国“影子银行”存在的最大问题。它们所设计的产品往往采用复杂的结构和风控系统,部分产品还涉及金融杠杆工具,但它们往往不会把这类产品的详细结构披露给客户而只是简化为期限、预期收益率等指标。
即使披露,因为没有专业顾问进行风险解释,普通客户也未必看得懂。而如欧美国家以对冲基金、风险投资基金参与影子银行的模式,增加了一层专业机构的筛选和缓冲。
虽然存在很多潜在风险,如前文所述其市场需求依然旺盛,影子银行必然会持续地在中国的金融体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地作用。监管可以把影子从阳光下消除,野草却无法烧尽。
将 其纳入正常的金融监管体系,让其发挥作用,又将其风险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是全球大势所趋。中国的优势是监管体系效率高,影子银行发展时间短,便于梳 理;劣势是市场成熟度不够,投资者没有经历过真正的金融危机,对风险认识不足,专业机构规范性还谈不上,更难奢求专业性。
2013年开始, 中 国的影子银行也许会进入被严厉监管的通道,希望投资者不必付出1998年、2008年两次金融危机中血本无归而到银行门前静坐的投资者那样的代价,在成长 的过程中,多一些专业顾问、少一些销售冠军;多一些百年老店、少一些昙花一现;多一些风险揭示、少一些“保本保息”。
(作者系康宏中国理财服务控股有限公司副总裁)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