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都市报:症结未解,保障房难题依旧
日前,住建部公布了今年的保障房建设管理时间表。其发布的《关于做好2013年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工作的通知》指出,2013年全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建设任务是基本建成470万套、新开工630万套,努力增加保障性住房的有效供应,完善分配与管理机制,使困难群众能够获得住房保障、最困难群众优先获得住房保障。并强调,各地要适当上调收入线标准,有序扩大住房保障覆盖范围。
近年来,保障房的跨越式发展一直备受质疑,“唯开工率论”与保障对象未能覆盖困难人群是保障房长期存在的问题。今年的政府报告显示,近五年来中国新建各类保障性住房1800多万套,棚户区改造住房1200多万套,这一数据仍然是以“新建”作为衡量保障房建设的标准。此次的通知将“基本建成470万套”放入建设任务中,算是对“唯开工率论”的一个回应。而在覆盖困难人群方面,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今后五年,全国城镇保障性住房覆盖面达到20%左右”,这是城镇保障性住房覆盖面的具体指标首次出现在规划纲要中。此次住建部再提有序扩大住房保障覆盖范围,则是对20%这一指标落实的再一次强调。
无论从中央过去或是上述的表态,均可见其对保障房建设这一民生工程的重视与决心。然而,即使明确了建成目标与覆盖范围的具体指标,保障房建设仍旧可能重蹈覆辙、前路崎岖,因为导致此前一系列问题的根源依然未得到解决。
与众多公共服务项目一样,保障房建设也无可避免地陷入“中央请客,地方买单”的模式之中,这样的基因导致了保障房建设的先天不足。请客的中央希望保障房大餐尽可能丰盛,目标定得很高,在2011年的两会上提出未来5年要建设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3600万套,2011年和2012年各完成1000万套,之后三年完成1600万套;而与此同时,买单的地方政府却囊中羞涩,10.7万亿的地方债压顶,这两年又恰逢还债高峰期,面对中央给的死任务,只好对上立军令状,对下通过诸如以打一根桩来保证开工率的方式对数字注水,应付交差。而住建部副部长齐骥近日坦言,由于2011年、2012年新开工量累积至今的在建项目过多,预计今年保障房的融资缺口高达1万亿。在日益累积的保障房在建项目与逐渐扩大的融资缺口中,保障房建成遥遥无期。注了水的数字带来了虚假繁荣,但开工率画的饼却无法为民众充饥。
地方政府为了完成任务“殚精竭虑”,保障房数据的注水方式自然不止开工率一项,其中“贴牌式”保障房正是影响保障覆盖范围的一大因素。“贴牌式”保障房最主要的来源是各单位的福利型经适房,单位方面有地有资金仅需政府的一个指标,而地方政府无需出地出资又可填补保障房数据,于是用福利房充当保障房这种“一举两得”、“互利共赢”的方式在全国遍地开花去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下属的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发布的一份报告称,各地方上报的保障房数量中,至少有一半以上是由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员工福利房组成。此外,整治环境的拆迁安置房甚至是有部分商品房被纳入保障房凑数。这样一来,即使不考虑分配环节中的不公,仅在建设环节就已大大缩减了保障房的覆盖范围,“贴牌式”保障房中住的人,显然多不符合需要保障的标准。
保障房建设对民生意义重大,但多年来的发展却与“居者有其屋”的初衷渐行渐远。不改变“中央请客,地方买单”这一先天基因,保障房很难走出注水怪圈。源于新加坡的轮候制曾因供需匹配,而被视为解决保障房目标与实际脱离的有效途径,即不由中央而是由实际需求决定保障房建设目标,先对有需求的保障房申请人进行资格审核并建立数据库,再进行建设并按先后次序分配。然而,在过去一桩桩保障房分配丑闻之中,审核与准入的公正性难免令人生疑,而准入不公对轮候制的打击是毁灭性的。2013年,保障房建设的号角再度响起,而缠绕多年的难题却依旧待解。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