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都市报:经济复苏势弱,莫期待大规模经济刺激
国家统计局于15日发布了一季度经济数据,经初步核算,国内生产总值(GDP)11885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7%。去年一季度的GDP以8.1%创下近3年新低,而今年的一季度GDP增速不仅低于去年同期,亦较去年四季度的7.9%放缓。
在城镇化受热捧的大背景之下,对一季度经济数据的预期都是相对乐观的,此前接受道琼斯通讯社调查的14位经济学家给出的预期中值为增长8.0%。然而,这一季的经济数据却打破了这个惯例,最终的GDP增速较普遍预期低了0.3个百分点。
其实,GDP增速不如预期并非毫无征兆。作为拉动去年四季度GPD增速回升主要动力的工业增长,在今年一季度呈现疲软状态。一季度数据显示,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5%,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2.1个百分点,较上年全年回落0.5个百分点。即使工业增速已不大乐观,仍备受质疑,因为与其紧密相关的同期发电量仅有2.9%,两者之间出现了超过6个百分点的差距。
而在三驾马车之中,消费与出口均显示出不同程度的走弱。消费方面,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451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2.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8%),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2.4个百分点,比上年全年回落1.9个百分点。“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等有关规定对政府、国企的高档公款消费产生了制约,餐饮销售增速明显回落,尤其是限额以上的高档酒店餐饮收入下降程度很大,虽然统计局反复强调餐饮数据的回落并不是消费走弱的主要原因,但无可否认的是,这一系列规定若得以坚持对消费的影响是持续而稳定的。出口若以季度数据看是相对乐观的,一季度出口增长10%,其中一般贸易出口增长16.6%,加工贸易出口增长3.9%,贸易顺差增加。但从月度数据来看,走弱趋势却较为明显,3月对外出口同比增长仅10%,较1-2月回落13.6个百分点,这与近日各国相继推出量化宽松政策导致人民币升值压力不无关系。
在各项经济数据中,唯独固定资产投资一枝独秀。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8092亿元,同比名义增长20.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0.7 %),增速与上年同期持平,比上年全年加快0.3个百分点。不过,从以上数据可知,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虽然加快,步伐却不大,这与中央对城镇化发展的态度与定位有关。
长期以来,换届等同于经济刺激已成为惯性,本次反常与现时环境约束关系很大经济环境给予这种经济刺激的空间变得十分狭窄。目前,国际经济并未企稳,货币超发严重,国内以房价为首的物价高企,M 2占GDP比例上升而投资效率下降,且巨额地方债压顶,以老方法来刺激经济效果有限且有可能引爆更大危机。于是,新一届政府一上任发布了“国五条”调整楼市,以“463号文”等加强对影子银行的监管并限制对地方融资平台贷款,以期控制地方债危机扩散。
城镇化一词对地方而言意味着又一轮投资狂欢,多个省份将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净增加额定在3000亿元以上,造城宣言更是不断。虽然中央多次强调以经济质量为上,李克强直指新型城镇化不能靠“摊大饼”,还要注意防止“城市病”,不能一边是高楼林立,一边是棚户连片。不过,无论是出于惯性或是自身利益考量,地方政府都无可避免地将走上依赖土地财政及房地产而大搞投资的道路。尤其在经济表现乏力的情况下,更会加大地方政府对房地产的依赖,而楼市调控的执行权在地方手上,博弈在所难免。
各项数据均显示经济强势复苏的趋势并未出现,是弱复苏或是进一步调整都有待观察。在经济状况的约束之下,中央推出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的意愿或可能性较小,长效的制度性改革值得期待,但若在博弈过程中,房地产仍被当做救市英雄,经济货币化程度加深而大量资金无法引向实体经济,情况将会变得更糟。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